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08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普通笔记VS思维导图笔记

一直以来,老师们都教导我们,要会做笔记,你看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都特别会做笔记,“难道会做笔记才是王道”?后来工作之后,慢慢接触了思维导图才发现,我们做普通笔记常使用的方式是“左脑”思维方式,运用句子、列表、画线、词语、分析、逻辑、线性结构、数字和单调(一种颜色)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听起来好像还不错,却往往忽略了右脑机能,未必是件好事。
工具/原料

XMind

那么,普通笔记方法有哪些缺陷呢:
1

第一,那些打算把什么东西都记下来的人就像那些不预习的读者—他们不可避免地要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忽略论证的整个过程)。

2

第二,不停地专注于记录会妨碍客观的和正在进行的批判性分析以及对主题的把握。这种笔记的方式往往是不通过大脑思考的,就像秘书打字,打了一整篇小说,却根本不知道这本小说讲了什么。

3

第三,以这种方式做笔记的容量将会很大(特别是与书中附注结合起来时),以至于学生们在“修订”笔记时会发现:他们必须把整件事情从头再做一遍。

4

正确的笔记方法不是无创造性地追随所说或所写的东西,而是要有所选择,将所说或所写的字数最少化,根据这些字最大化回忆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点,必须利用关键词。关键词是一种能以尽量少的字数囊括大量意思的单词,当关键词被触及时,它所包含的意思就会喷射出来,思维导图最大的特色就是化繁从简,将重要关键的信息可视化地体验出来。

5

选择关键词很容易。第一步删除所有不必要的外围评议。但必须记住:关键词必须能触发正确的记忆。另外,关键词应该是你个人认为合适的字,而不应该是别人认为不错的字。许多情况下,关键词不必直接从讲课内容或所阅读的材料中选取。你自己选择的,以及能有效地总结别人意思的任何单词都是合适的。

6

如果能有效地练习用关键词做笔记,很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给定的空间里可以放入无限多的信息,那么,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呢?

7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