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高 很显然,亮度越高,光线的照射距离就越远,单个的LED输出光功率一般为5~15mW,虽然可以通过加大电流来提高亮度,但是材料本身的局限性是,红外线的光电转换效率不高,只有20%的光,余下的80%便是热能。因此,提高亮度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热能,这对工作温度要求严格的摄像机的关键器件CCD来说,明显是行不通。另外,LED多个组合是以PCB板为载体,散热性能不好。而阵列红外摄像机的光源,通过将几十个高效率和高功率的晶元通过高科技封装在一个平面上,配置良好的导热装置。同时增加其光电转换效率,亮度约是单个LED的100倍。
体积小 前面提到过,阵列红外运用了高集成的先进封装技术,一块封装了几十个晶元的阵列红外芯片,仅仅指甲盖大小。试想一下,把几十个单个的LED组合在一起的体积会是什么样?体积小最主要是便于应用,如果将几十个单个LED组合的红外光源安装在高速球机上,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寿命长 阵列红外技术保证了CCD良好的工作状态,其使用寿命是普通LED红外摄像机的9倍。普通的LED红外摄像机将LED发光管和摄像机置于一个腔体内,而且LED管的热量无法通过PCB板得到有效散发,温度问题严重制约了CCD的使用寿命。普通LED红外摄像机在使用3个月后,便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画面模糊、发白、对比度缺乏等等问题出现,直接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甚至整个摄像机报废。
效率高 由半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其发光效率与散热性能是一个良性裓-环。散热性能越好,那么工作温度就越低,工作温度低又能更好地保障其发光效率。反之,则是陷入效率不断衰减的恶性循环。另外,我们的供电系统采用自主专利的高频尖脉冲供电,保证获得更高的效率。
光线匀 众所周知,每个普通的红外LED前面都有一个球面,是一个独立的光学设计,用来改变光斑的大小。当多个红外LED组合在摄像机镜头的周围后,发射出来的光线就是多个光斑重叠组成,重叠的部分亮度就会特别高,同时还形成一个圆圈,即“手电筒效应”,夜视画面效果当然是不均匀的。而阵列红外摄像机相当于是一个大的点光源,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使得光线均匀照射被监控物体,所得到的监控画面的中间和四周的亮度是一致的。 随着红外摄像机技术的进步,夜视监控还在进一步的发展中,目前受到成本、画面清晰度、应用领域以及红外光波、激光等发光材料特有属性的限制,阵列红外仍然为夜视监控领域最好的、最实际的解决方案,它改进了传统LED监控摄像机的诸多缺陷,能够取得相对最佳的夜视监控效果,在道路监控照车牌领域也呈现了良好的效果,弥补了目前市场上的空白。 阵列红外摄像技术,必将在夜视监控领域引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使人们的监控视野不断地延伸,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夜视监控的要求。随着人们对阵列红外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和应用领域的扩展,及其所带来的规模化生产效应,生产成本必将大大的降低,从而使阵列红外技术得以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红外摄像机的注意事项 那么,红外灯真的有固定照射距离吗?红外夜视监控就是红外灯技术吗?无数的事实证明,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任何红外灯单独地说,绝对不存在固定的照射距离,任何纯粹地标注红外灯照射距离的做法,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是骗人的。也有的还算专业的厂家,朦胧地意识到,红外灯要想达到效果,需要优秀的摄像机和性能出色的红外镜头,最常见的说法是,需要0.001勒克思以上的红外感应摄像机,最好是黑白的,需要某种特别的红外镜头,红外透过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问题是,这么价格高昂的摄像机有几个使得起,而所谓的红外透过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镜头更是天外之音,任何一个专业光学工作者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想不明白他说这种话的目的是什么? 1、 红暴问题:有些厂家把能不能作出无红暴红外灯当做一个技术问题来宣传,好像有红暴就是低技术,无红暴就是高技术。其实,有无红暴只是一个选择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波长超过700nm的光线叫做红外线,900nm以上的红外线基本无红暴,波长越短,红暴越强,红外线感应度也越高。现在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红外灯,一种是有轻微红暴的,波长在850nm左右,一种是无红暴的,波长在940nm左右。同一款摄像机,在850nm波长的感应度,比在940nm波长的感应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这种有轻微红暴的红外灯拥有更高的效率,应当做为红外夜视监控的首选项。 2、 寿命问题:摄像机的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红外灯的寿命是否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道先要了解目前红外灯的制造原理。目前红外灯主要由三种模式制造: 1、卤素灯, 2、多芯片LED, 3、单芯片LED。 卤素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技术,能耗高,发热量惊人,使用寿命很短,因其使用效率低下,并不真的能够做到远距离,估计很快会退出市场。 多芯片LED是一个很骗人的技术,需要重点反击。多芯片LED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食人鱼”,包含4到8棵芯片,另外一种是阵列式发光片,含有10棵到30棵芯片。为什么做多芯片呢?他们的理论是:红外灯照射距离不够是因为能量不够,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当然能量就大,想当然地认为照射距离更远,这可真是典型的外行技术理论?当然,更远的距离需要更大的能量,但并不是红外灯发出了多少红外光,而是被摄像机选用了多少红外光。因其结构先天固有缺点,多芯片LED没有发光焦点,发光光学系统不合理,有用光效率也比较低(当然,比卤素灯强几倍)。优点没有发挥出来,致命伤却出来了,比如,阵列式LED,电流高达1000mA以上,基本只是一分钱硬币大小,散热就成为一个问题。可LED最怕的是高热啊,不坏才怪呢。同时,多芯片LED的生产要求非常严格,每棵芯片都不能有性能上的一点差异,否则,一棵芯片坏掉,整机全部玩完。总体而言,相对于单芯片LED而言,多芯片LED的寿命是远远不够的。 单芯片LED生产工艺简单,品质容易保证,发热量低,发光光学系统合理,是做红外灯量理想的器件,理论上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单芯片LED灯的寿命都很好呢?事实上,远不是这么回事。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有的LED芯片级别很低,杂质超标;有的生产工艺不过关,有漏电;有的超功率使用,额定20mA,使用50mA以上;有的没有保护电路,或电路设计不合理,这些都会导致单芯片LED红外灯快速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