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松石的认识和利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相当于距今10000年一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和早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发现一批绿松石器,主要有新郑裴李岗遗址先后出土的圆形珠4件、饰2件③,新郑沙窝李遗址出土的近正方形饰6件④,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饰3件⑤,郊县水泉遗址出土的扁平圆形珠5件和扁平三角形坠1件⑥。主要特征为:形制种类少,以片状的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珠、坠等饰件为常见器形;器体较小,除裴李岗M67:8绿松石饰长4.5厘米,器形略大外,其余各式珠、饰、坠直径一般在0.7一3.2厘米;工艺简单,磨制不精,有些耳饰有小穿孔。第二阶段,相当于距今7000年一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期出土绿松石器的遗址和数量增多,如江苏灌云大伊山遗址出土长方形坠2件⑦;大溪文化巫山大溪遗址出土梯形耳饰12件、方形耳饰3件及圆形耳饰1件⑧。黄河流域大汉口文化遗址出土1件梯形坠饰和一组由9枚不规则形的绿松石片组成的串饰以及镶嵌绿松石的象牙筒、骨指环⑨,邹县野店遗址出土17件圆形几梯形、刀形及长条形、鱼头形坠叭仰韶文化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10余件半球形、椭圆形、梯形、长方形和多边形饰⑧,龙岗寺遗址出土74件铲形、梯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橄榄形、三棱形坠饰和1件磺形佩饰@,浙川下王岗遗址出土23件椭圆形、梯形、长方形耳饰。,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鱼形坠、三棱形坠各1件叭马家窑文化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29件绿松石器,有体形较大的长条形、椭圆形佩,也有体形较小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饰。。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绿松石饰达244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管状,剖面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另一类是片状,有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斧形)、不规则形、鸟形等;另外,还有一些三五片成串地堆放在一起的串饰。,是出土绿松石数量和种类最丰富的遗址。此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阜新胡头沟遗址出土2件鱼形坠。,帕岩北沟遗址出有长方形、扁平四边形、三棱形坠9件⑩。主要特征为:形制多样,除扁平各式坠、珠等小件饰物外,新出现了管状坠饰、串饰及鱼、鸟、鸽等动物形饰;器体明显比第一阶段增大,各式器物一般在1一4厘米,还出现了像龙岗寺M314:5这样的大器;各类器物普遍比一期打磨光滑,工艺精细,有些施有纹饰。发明了骨器上镶嵌绿松石的工艺,是这个时期的一大成就。第三阶段,相当于距今5000年一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绿松石器的遗址和数量比前段有所减少,但分布范围却有扩大。东北地区小珠山上层文化的东沟县徐卜遗址出土1件坠。,北票丰下遗址出土10件腰鼓形珠④。黄河流域山东龙山文化临胸朱封墓地出土9件坠、1件由18颗珠组成的串饰及1件镶绿松石玉冠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M202墓主头骨左侧发现980余颗绿松石小薄片,大小只有几毫米,其中仅一件有孔,其用途目前不详叱庙底沟二期文化武功浒西庄遗址出土2件扁平方形饰。,浙川下王岗遗址出土管状珠2件叭客省庄二期文化宝鸡石嘴头遗址出有2件管状饰。;齐家文化乐都柳湾遗址出土圆珠形、圆管形、斧形、长条形、不规则形饰34件,其中有的成组或成串地堆放在一起叭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出土32件珠,呈扁圆形或长条形
上一篇:没那么讲究的玉米午餐肉鸡肉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