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99今日阅读:166今日分享:27

多重曝光的拍摄方法

多重曝光是一种令人着迷的特别拍摄手法。通过多重曝光,将两个甚至多个不同意象在同一画面上交叠,呈现层次丰富、充满想象的画面和迷幻甚至诡异的气氛。很多人形容重曝是美丽的意外,然而,无心的重曝固然能带来惊喜,有意的前期介入却能让美丽变成意料之中。
方法/步骤
1

一、重曝的原理重曝,即通过多次曝光将多个画面重叠在同一张底片上。楼主有种小白但通俗的理解:胶片的曝光就是把图像“印”在黑色的胶卷上,曝光多-->亮,曝光少-->暗。因此在多重曝光中,前一次曝光后只有暗部给下一次曝光留下空间(也就是能再“印”上去)——大师啊原谅俺的小白解释!【示例一】一曝拍侧脸,二曝拍树。一曝后只有较暗的脸部和头发可以明显“印”上二曝光中树的画面;【示例二】一曝拍树,二曝拍花,一曝后只有较暗的树干部分可以明显“印”上二曝中花的画面。

2

总结如下:1. 多重曝光中明暗是此强彼弱错落显示的;2. 一曝不宜拍大面积高光,这样二曝的内容很难“印”上画面;二曝也不宜拍摄大面积高光,这样会把一曝的内容完全覆盖;3. 最保险的办法是,一曝拍简洁的、暗部的画面,例如人物、建筑物剪影;二曝拍摄明亮均匀的、多彩的画面,比如花簇、光斑等。

3

二、器材1. 具有重曝功能的相机—— 必选项。哪些相机有重曝功能请自行google,楼主使用的是海鸥4B(穷人中画幅入门首选有木有)。对于没有重曝功能的胶片机,也可以采取拍完一卷倒卷后再次装卷重拍的方式,但是楼主没有尝试过。2. 三脚架 —— 或选项。利用三脚架可以拍出环境固定而主体变动的重曝,比如常见的"多重人格""灵魂出窍"等照片【示例三及示例四】。3. 测光器 —— 或选项。对于没有自动测光的老式胶片机,推荐一款测光APP:FotometerPro,个人感觉测光基本靠谱,是胶片党居家旅游必备良品。

4

三、构图有意识的构图,能让重曝从听天由命意外变成掌握主动权的画面。1. 第一次曝光的画面最清晰,之后依次递减,因此把主要轮廓/主体画面留给第一次快门。【示例五】先拍摄书,再拍摄海,海几乎只作为背景色。2. 按下快门前在心中为各个画面预先留好位置。【示例六】一曝侧脸特写,二曝半身照,把半身照安排在暗色头发部位更为清晰。3. 就算是重曝也有主次之分,尽量避免画面缭乱主体不辨的情况。下面隆重介绍【反面教材示例七】,这张照片一共进行了三次曝光,但由于构图和曝光度掌握不好显得过于凌乱。4. 手中无构心中有构才是构图的至高境界啊!

5

四、曝光很多人提到重曝中每次曝光减档的问题,但楼主个人感觉这并不太重要。楼主使用的是手机测光应用,精确度本来就有限,并且负片宽容度高,加减一至二档曝光没有质的分别。总结如下;1. 在均匀环境光之下,每次都正常曝光就OK; 【示例八】一曝凤凰花和二曝荷花都是正常曝光。2. 特别光线下,视情况加减曝光。【示例九】先拍书再拍海,因为海的画面几乎都是亮部,为了不让海的画面把书的画面冲淡,有意减少了二档曝光。反之亦然。

6

五、上面是知道如何重曝 现在来说一下技巧方面 ①决定你的主角与配角前后两次曝光要注意构图的前后呼应和配合 抓住主题,有很多人问为什么觉得重曝拍出来的效果不好 这通常是因为相片主题太过杂乱 简单地说 第一次应该选择干净利落的画面 第二次再曝上较为复杂 作为点缀的图片,比如

7

选择这张的原因 不仅仅在于主配角 也在于他的拍摄手法 这里用到了 类似 剪影方法是 先逆光拍下人的背影 再拍上玫瑰花作为点缀 这样的主题便会很明显 且漂亮,效果如下

9

曝光方面注意重曝等于进光两次 所以每次拍摄最好都减一格 这样拍两次就等于正确的曝光 如果你的相机没有测光的功能 就不用太去计较这个 通常我也会忘掉 但是出片还是可以的不过如果使用负片的话 即使不调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