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对于资金的使用力度由用户决定,轻轻一个点击,就可以选择让系统“尽快花”或是“省着花”。
进入广告列表页面,在对应的广告后面点击“调整策略”,进入如下页面,就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情况指挥清谷AI。
可以选择“采用清谷AI优化系统”(当然,得是正式版用户才行),由系统全自动智能投放;
如果你对产品投放的情况了如指掌,希望增加一点人工干预,也可以选择适合你自己的阶段。比如,如果你觉得流量已经符合预期了,希望系统开始控制花费,就可以选择“成熟阶段“。
当然有时有些设置会让AI束手束脚,无法操作,比如个别用户把每日花费的控制线压的很低,导致系统调控的弹性空间极小,相当于员工被绑住了手脚,给的预算很少,又被老板要求把产品炒热,这显然不可能;同时用户又浪费了大把时间,得不偿失。
各个阶段的解释可以参考步骤2的配图中各阶段后面问号中的解释;起始阶段跟成熟阶段是两个极端,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举个例子来说:成熟阶段更偏重只在有鱼的地方撒网,这个时候可能捞不到新鱼,鱼的数量也有限,但捞鱼的成本比较经济。
起始阶段更偏重尽量去发现可以捕鱼的地点,在发现的过程中,当然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不过却会持续不断地有新的机会;
成长期介于两者之间;AI自动调整则会根据情况自动平衡策略。
回到产品,如果产品刚出来,那么需要更看重流量及销量。如果产品已经过了“广撒网”的时期,需要控制成本,那么当然需要更看重ACoS。产品还没成熟到需要控制的阶段,就可劲儿想着控制ACoS,未来店铺起来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了。
如果你担心AI空口白话,会浪费广告费,你可以查看“浪费的广告费”。
什么是浪费的广告费?假设某个词,在所有的关键词中比较起来,花费高,产生的销售低,这个词就是低效或无效的词。在这样的词上的花费就是浪费的。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到底是否是浪费,而清谷AI会严格根据数据尽快判断一个词是否是浪费的,经过长时间的投放,浪费的广告费占总广告费的比例会有较大地下降。
因此完全无需担心一个无效的词出现在AI创建的广告中就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这样的词初期碰到了,后期AI就会更聪明,更快判断类似的词有用或无用。总的来说,为用户带来的效益会更高。
清谷AI的调整思路跟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时它更严格依靠数据,更科学精准,后期比人更聪明,对于数据量大的广告同时能够处理得更快速。而为用户节省时间,增加销量,并在长期的过程中取得最大化的利润,正是其希望达成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