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士麦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在圣彼德堡的一次舞会上,他频频地赞美身边的一位舞伴:“夫人,您长得真是美若天仙。”可那位夫人说:“我才不相信你的话呢,你们外交官的话从来不可信。”“为什么?”俾士麦问。“这非常简单,当外交官说‘是’的时候,意思是‘可能’;说‘可能’时意思是‘不行’;嘴上如果真的说‘不行’,那他就不会是外交官了。” “夫人,您说得一点不假。”俾士麦说:“这可能是我们职业上的特点,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但你们女人却恰好相反。”夫人听了这话感到很有趣,就问他:“为什么呢?”“很简单,当女人说‘不行’时,意思其实是‘可能’;女人说‘可能’时,意思是‘是’;嘴上若真的说出‘是’,她就不是女人了。”那位女士听后默不作声,她不得不承认俾士麦所说的确是事实。从这个小故事中,其实不难看到,男女之间的交流,会出现很多相反的。因此,“交频”也会有所不同,怎么去学会交流,调整彼此频道,是长期关系的要素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荆州)人俞伯牙在山西做官,有一次与晋国君出来办事,由于留恋故土,就推病迟回,泛舟江上。时值八月十五中秋节,俞伯牙泛舟汉阳江口,忽然狂风大作,便避山崖之下,命书僮取琴来弹,弹的是'孔子哭颜回'。四句歌词才弹了三句,忽然弦断。 俞伯牙说:'莫非有人偷听?莫非有刺客?'命书僮寻找。 这时,忽然听见一个人说:'大人休怪!我是一个樵夫,因为避雨躲在山崖之下,听您弹琴。'俞伯牙便叫这樵夫上船来,询问他关于弹琴的道理,樵夫对答如流。俞伯牙便为他弹了一首曲子,此人说:'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多么美的曲子啊,广阔高远,您此时的心情在高山啊。)俞伯牙又为他弹了一曲,此人说:'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多美的曲子啊,浩渺无际,您此时的心情在流水啊。)俞伯牙大惊,没想到一个憔夫,居然如此知道我的琴音、心音,真是难得的知己啊。于是以礼相待,询问他的姓名。 樵夫说:'我是汉阳钟家村人,姓钟,名子期,二十七岁。'俞伯牙说:'我大你一岁。'于是两个人约定第二年中秋节的五、六天之内再相会。 第二年,俞伯牙果然如约而至。来到后,便到钟家村寻访钟子期,村里人告知说:'钟子期已经死了。' 俞伯牙便拿着琴到钟子期坟前凭吊,边弹琴边唱着悲伤的歌。众人都笑俞伯牙太傻,伯牙听后愤而碎琴。一个老头问他:为什么要把好好的琴摔碎呢?俞伯牙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说完扬长而去,从此以后再不抚琴。 这个故事,体现了伯牙很重视知音,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理解,会是多么寂寞孤独。
长期关系有三大要素,“交频”,“激情”和“希诺”。缺一不可,一旦缺少,感情将出现裂痕,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分手或离婚。“交频”,其实就是交流的频道,一对情侣,抑或是一对夫妻,两个人长期没有共同话题,每次聊天,回应都是“恩”、“哦”、“是的”。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甚至会在内心产生芥蒂,会觉得对方是在敷衍自己,于是开始闹腾,想要他更加关注你。这也是分手这个结果的开端, 一切的发生,都是有理由,而一切的发生,都会有结果。结果如何,要看你怎么去正确处理矛盾的开端。今天这篇文章,讲的是三大要素之一“交频”,也就意味着,一段感情中,沟通有多重要,交流对于长期关系,是基础的条件,是开端。学会去调整你们的“交频”,即使分手,即使正在挽回,都将会把你们的距离缩短,如伯牙遇子期。而长期关系是一段漫长岁月,知音难觅,伴侣难求。希望你能够学会跟对方交流,学会如何去挽回属于你的爱情, 让你们的交流频道能够彼此共振。
怎样挽回
交频,是交流频道,频道不同,走进不了对方内心,是两性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