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44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围绕红西路军精神做好育人文章

永昌红西路军烈士陵园现为金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是全市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也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德育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西路军精神概括起来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为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精神、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患难与共相互救助的精神、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红西路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面对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滑坡的严峻形势,全市青少年道德教育应紧紧围绕红西路军精神做文章,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精神,通过发挥红色文化效应,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实质性飞跃,为金昌率先在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金昌梦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一、以红色文化精神为灵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以红西路军精神为灵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红西路军精神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切体验、启迪感悟、情感认同、学习发扬红西路军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应重点抓好“三进”活动。 一进学校,将红西路军精神走进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全市各学校应利用学科教学,充分挖掘红西路军精神的教育内涵,德育教师在课堂中有机渗透红西路军精神,在教育中予以体现,并将人物事迹汇编成册,如《西路军名人轶事》。红西路军虽然从21000多人锐减到400余人,很悲壮甚至很凄惨,但是革命大熔炉培养了大批卓越的历史人物:国家主席李先念,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共和国大将王树声,共和国上将郭天民、李聚奎、朱良才,共和国中将杜义德、方强、程世才、李天焕、郑维山,湖北省委书记宋侃夫,纺织部副部长张琴秋等等。为革命捐躯的先烈:董振堂、郑义斋、杨克明、刘培基、李连祥、叶崇本、孙玉清、陈海松(20岁就任军政委,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级干部)、陈伯稚、曾日三、杨朝礼、刘理运(牺牲在永昌)、李德明、熊厚发等。还有为新中国做出卓越功绩的陈昌浩、李卓然、王泉媛等。这些历史人物,虽然不出生在金昌,然而金昌的大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留下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较远方的、模糊的人物事件教育,发生在家乡的人物事件影响要深刻得多。 二进家庭,在家庭中积极营造学习红西路军精神的良好氛围。组织与家长一起“读名著、讲名人、学做高尚人”读书活动;在寒暑假期中组织开展“进一次革命烈士纪念馆、讲一个红西路军故事、写一篇红西路军的体会文章”的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生动、具体、形象的教育活动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激发其爱国兴趣,培养其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吸引广大家长参与到学习红西路军精神的实践中来,通过感染家长来熏陶学生学习红西路军精神的热情。 三进景点,通过探访、宣传等活动来加深对红西路军精神的情感认同。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批集体组织学生探访红西路军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馆参观瞻仰。组织导游团、招募志愿者、实践小分队等,向来金昌的各地游客宣传介绍金昌红西路军精神。通过亲身实践,不但增长青少年的知识、锻炼品质、提升素养,还能增加对西路军精神的情感认同。 二、以红西路军精神为拓展,全方位多角度营造校园文化 以红西路军精神为中心,积极拓展德育教育范围,可扩大到金昌名人和金昌自然人文景观,使学生在多方文化的感召下陶冶情操,全面发展。 一是突出红西路军精神,抓好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各学校应发挥优势,舍得投入,建立红西路军人物和金昌历史人物纪念馆(室),内有人物塑像、生平、语录或事迹,收集和整理名人资料,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创设“金昌文化长廊”,展示金昌自然景观、历史名人、风土人情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浓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是广泛开展摄影、书画、征文等创作活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摄影、书画、征文等创作活动。活动内容涵盖金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方方面面,创作题材可以为书画摄影、论文诗歌散文评论、歌曲舞蹈等。在正面宣传金昌美、发现金昌美的同时,鼓励学生们用心用脑用手,记录下乱扔物、不排队、闯红灯、破坏公物、公众场合吸烟、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名人的敬慕、对理想的追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主动性,以此来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三是扎实推进名人精神教育的研究。将红西路军精神与金昌地域特色文化和名人精神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力量开展特色文化、名人研究和先进事迹整理。在收集整理红西路军资料的基础上,广泛收集骊靬文化、镍都工业文化、佛教文化和文明金昌人先进事迹和人物故事,由市委宣传部统一编写《金昌特色文化与名人故事》一书,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发行。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思想教育学习和研讨活动,将挖掘的金昌优秀资源作为学校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让教书育人的主导者先一步学习名人,立志做名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