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的指向性。阅读招聘广告,其根本的动机是为了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我们在阅读时,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职位、职责、资格、待遇等方面,而不太关注与此无关的其他内容,的企业标志、宣传性标语等。换句话说,我们读招聘广告,始终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这与为了打发时间,随意浏览报纸、杂志的消遣性阅读相比,显然是不同的。
(2)直接的功利性。读招聘广告,就是为了求职,即为了从招聘广告中发现一个好职位。这样的目的为阅读招聘广告这种行为披上功利性的色彩,从而使它有别于消遣性阅读,也有别于学习阅读。
(3)紧迫的时间性。我们不会为了打发时间而去读招聘广告,也不会为了学习去读招聘广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是为了求职,否则我们是不会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这上面的。
所以,为了能从浩如烟海的招聘广告中迅速捕捉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们在阅读时总是匆匆一瞥,一扫而过,试图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浏览最多的广告。由于招聘广告阅读的这3种特性,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节 辨类别--A Glimpse for Category 如上所言,阅读英文招聘广告,我们总是力求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然后作出决定——。因此,在阅读招聘广告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仔细琢磨每个字,而是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最关键的内容上,对其他次要的信息只要略微了解即可。 招聘广告的形式是按一定标准加以划分的。划分的标准不同,产生的类别也就不同。不过,最常被采用的划分标准,就是招聘广告的工作职位。如按招聘广告上工作职位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多部门多职位招聘广告、单部门多职位招聘广告和单项职位招聘广告。 一般而言,多部门多职位招聘广告和单部门多职位招聘广告,其篇幅都较长(尤其是多部门多职位广告),而单项职位招聘广告相对而言则要短小一些。 作为一位求职者,我们在翻阅广告时,所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招聘广告中是否有适合自己专业的职位,然后才是资格要求、待遇之类等问题。因此,拿到一则广告,我们首先应该辨明它的类别,在匆匆一瞥之间作出判断,以便于迅速辨明该广告所招聘职位中是否有适合自己专长的项目,是否需要进一步细读该广告以作出取舍。若我们对此职位不感兴趣,自然不用再去多看它,当下就可以把它放到一边,这不就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吗? 所以,所谓“匆匆一瞥辨类别”这样一种阅读招聘广告的技巧,就是要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透过对广告类别的判定,作出是否进一步阅读某一则广告的决定,达到节省时间和精力之目的。 掌握此技巧并不需要耗费很大的工夫,从广告的篇幅和标题上,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节 读简介--A Scan for Brief Introduction 在辨明招聘广告的类别、弄清招聘广告的职位是否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空缺后,阅读广告的第二步,自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通常也会考虑到应聘者的这种心理需求,所以大都会在招聘广告的开头部分用的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的规模、性质、业务活动范围、经营业绩等,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趁机对非求职应聘者作宣传,的知名度。招聘广告中的简介部分,主要是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作最基本的了解。不过,“简介”中的内容与我们读招聘广告时最关注的信息——资格要求、工作职责、薪资待遇等相比,仍然属于次要的部分。换句话说,对于“简介”,我们虽不可不读,但也不必细读,毕竟它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些背景性资料,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扫描”式阅读,以一目十行的速度扫视全文,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上面。 作进一步了解,必须在面试时通过与面试人员的交谈来完成。此时的了解,其目的仅仅在帮助我们作出是否继续把“这一则”广告读下去的决定,并不是要作工作的决定,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简介”的阅读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这一点是我们作为应聘者在阅读招聘广告时应当时刻牢记的。
第三节 抓关键--Weighing Every Word for Important Information 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如还不错,那么,接下来便是要继续对招聘广告中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了解。这些关键性的信息包括:对应聘者的资格要求、应聘者受聘后应负责的工作性质与内容,以及福利待遇等。对此,我们逐一略作介绍。 (1)资格要求。即应聘者所应具备的条件。通常,在招聘人才之前,会预先设想该职位所需的资格条件,这些资格需求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特殊技能、个性、居住地等。也就是说,应聘者要参加应聘,首先必所规定的条件,否则,该公司就不会予以考虑。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 Purchasing Assistant: Office clerk expenence; High school graduate; Good command of PC computer; Adequate English; Female,age 20—25。 采购助理: 有公司职员工作经验; 高中毕业; 精通PC电脑; 具备一定英文水准; 20~ 25岁的女性。 而言,必然会针对某特定职务预先构思“理想”的人才标准。但对应聘者来说,这种资格要求是必须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斟酌的。 比如上例,该招聘广告对性别、年龄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男性或25岁以上的女性应聘者来说,无疑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界线,倘若视而不见,偏要去应聘,只会自讨没趣。 再如对英文水准的要求,在上例的广告中指出须“具备一定英文水准”。所谓的“一定水准”,究竟是指认识A、B、C,还是可读懂、听懂简单的日常用句,或能读懂简易读物、应付日常对话?所以这样的资格需求说明并不具体。而这种要求上的含糊不具体,对于一位擅长推敲、斟酌字句的应聘者来说,无疑是为自己开创了更多的面试机会。因为一位不善斟酌字句的求职者,往往会把这种要求“严格化”,尽管他有一定的英文水准,仍然不敢前往一试,最后便白白地错失许多好机会。 因此,我们若能善用这种分析解读法,在面对那些看似令人恐惧的资格要求时,细心地进行推敲、斟酌、分析,便真正的招聘意图。如“具备一定英文水准”,对应聘者英文能力的要求十分宽松,精通当然最好,不精通也未尝不可,或虽只是略知皮毛,但如果可在其他方面弥补(如工作经验、办事能力、年龄),也未必完全没有机会。的招聘意图,我们就可以更客观、更全面地衡量自己,估计自己在应聘竞争中的实力,作出更容易取胜的选择,避免乱碰运气而招致失败。 关于“应聘要求”,在英文招聘广告中常见的词句有:qualifications(资格)、need(需要)、requirements(要求)、prereqIusites(必备条件)等。 (2)工作职责。在招聘广告中,就该职位所需负责的职务内容作出的说明,目的在于让求职者作出自我衡量,评估自己是否具备担负这些任务的能力。 例: Job Duties: Report to General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overall accounting function; Preparation of budget; Liaise with branches on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matters; Intemal audit and control; Periodic managerial report to management and group headquarters. 工作职责: 向总经理作报告; 负责全面的会计事务; 制定预算; 就会进行联络; 内部审计与控制; 定期向管总部作出报告。 虽然这则广告列出了六项职责,但总括起来不外两点:会计事务和作报告。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事务,据此我们可以断定,的这个职位重点要求应聘者具有会计能力,并且是较高水准的会计事务能力,其次才是报告能力。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作自我衡量,评估自己是否具备会计事务方面的能力。若具备,自己的能力又属于哪个层次,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若是中级以下,还是再试试别的工作机会吧! 在查阅报纸杂志所刊登的招聘广告时,应对所提供的职位是否有特殊的资格限制,这么做有两种好处: 第一,透过对自己能力的权衡,决定是否有必要再花时间把广告读完。 第二,可掌握撰写履历、自荐的重点。如果自信能胜任该项工作,并决定去应聘,那么就要撰写求职信、简历,这时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核心要求,在简历、求职信中重点突出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以增强求职竞争的实力。 因此,招聘广告中工作职责这一项虽然讲的是以后的事,但实际上,却也是我们考虑是否前去应聘的关键,所以,阅读时绝不可轻易忽略,要反复阅读,细加斟酌,直到彻底弄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