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贪图便宜 从消费心理学讲,贪图便宜是普遍心理,无可厚非。但既然是大众心理,就往往不是明智之举。抛开一分钱一分货的老调重弹,低价格必然决定低品质,没有谁会亏钱做买卖。但是,多数人总是抱着捡漏的心理,总是盼望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事实总是事与愿违,物美价廉就是个伪命题。贪图便宜的结果,是必然买到了便宜货,必然遭遇买的便宜用的贵、买的便宜用的烦的使用体验。直接奔着便宜购买的用户,估计多数都在家里骂娘了。
二、不要盲信品牌 森林之外也有参天巨木,校园之内也有庸碌之才。一个品牌知名度高,并不代表它做什么品类都会出类拔萃。从经营的角度来讲,你心目中的品牌,在它的所经营的品类中有主业和副业之分;“重兵把守主业,广泛撒网副业”,这是你心目中品牌多元化的战略。 空气净化器作为一个伴随雾霾而兴起的产业,对于当前多数大红大紫的品牌来说,都是副业。这里面可能不少数你认为大红大紫的品牌,对进入这个行业都是本着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的心理经营着,远没有主业的精兵强将,也没有主业的奋斗到底的决心。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带着希望去买购买了大红大紫的品牌,却往往收获了失望的根本原因。
三、不要忽视售后 空气净化器是耐用消费品,而不是快速消费品,其日后经年累月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质量都与售后息息相关。售后直接关系着你买后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成本。但是,很多人在选择空气净化器却忽略了这个使用体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购买时,忽略了对品牌的售后对比,而挑选了一个价廉售后差的产品,最后导致“产品坏了没人管,电话打了没人接,零部件坏了无处买”等一系列使用过程中的烦心事。
四、后悔跟风而不听风 跟风消费,是一种潮流,其根源在于消费者骨子里图省事的惰性。跟风消费的风险,就在于是否跟对了人。要排除是否跟错了人的这种可能性,就需要听风之后再来跟风,即:听听更多人的评价,逻辑推理一下王婆卖瓜时的言语的逻辑性,理性评判一下推荐人(推荐机构、推荐媒体、推荐名人)推荐词的合理性,有了这三个判断,再来跟风那么跟错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所以,在此奉劝各位习惯跟风消费的用户,在跟风消费时先听听“风”。
最好选择物理过滤技术,避免二次污染,看品牌是否专业做空气净化器。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产品,避免小马拉大车。或者是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