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10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阳澄湖大闸蟹的烹饪与品评

俗语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蟹脐呈尖形,膏足肉坚。    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曾说食大闸蟹“不加醋盐而五味俱全”。就像墨分六色,琴具七音一样,大闸蟹也有多味: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黄一味,蟹子又一味。而蟹肉之中,又分“四味”:大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妙不可言,无法比喻。而蟹子曝干后则是海鲜珍品,为海鲜第一味。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大闸蟹更好吃更美味呢
工具/原料
1

首先,要辨别是否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2

阳澄湖大闸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它的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是大大的与众不同,它有四大特征: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其肉质肥嫩、鲜美。 

3

一是青背,蟹壳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 

4

二是白肚,由于阳澄湖的湖水深达2米以上,加上湖底为沙砾沉积,几乎没有淤泥,蟹长期在湖底行走,腹部紧贴沙砾,形成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 

5

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黄,根根挺拔。 

6

四是金爪,蟹爪金黄,蟹脚长期在阳澄湖沙砾堆积成的湖底觅食行走,故而蟹爪坚韧、爪毛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鳌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 

7

因此,阳澄湖大闸蟹在海外久享盛名,被誉为'中华金丝绒毛蟹'。 

8

其次,要学会如何挑选优质的阳澄湖大闸蟹

9

一算:“九月圆脐十月尖”。农历九月宜食雌蟹,黄多肉厚;农历十月宜食雄蟹,膏满肉坚。
二掂:重的肥壮,轻的肉少。
三看:选老蟹弃嫩蟹。老蟹黑里透青带光,外表没有杂泥,脚毛  又长又挺,体厚坚实,肚皮呈铁斑色,蟹脚坚硬;如肚皮发亮,就是嫩蟹。
四触:触一下眼睛,大蟹钳应反应迅速;拉一下脚,应立即缩回。
五翻:把蟹身翻倒,肚皮朝天,能敏捷翻转的是好蟹。
六放:把蟹放在地上,能迅速爬行的是健壮的蟹。 

10

再次,收到活的阳澄湖大闸蟹后,要学会保存,以保证阳澄湖大闸蟹的滋味鲜美

11

主要是要谨记以下步骤。

12

保养螃蟹“四”不: 

13

一、蟹在家中不得在水中放养,以免闷死。
二、蟹最好不要散养,建议把蟹捆扎紧,这样不容易把蟹脚的肉质爬空,脚可以保持蟹肉质丰满。
三、蟹在运输中不得放在过份颠簸和闷热的车中,这样会影响蟹的寿命。
四、在家中最好放在冰箱中保鲜,不得放在冷冻中,以免冻死。 

方法/步骤
1

具体步骤如下:先将蟹体清水洗刷干净,插一片生姜于肚脐处,然后用草或者绳线把蟹紧紧绑住,防止蟹脚与蟹身脱离。放入锅内隔水蒸,蒸前先将锅内的水煮开,然后放入蟹蒸十二至十五分钟,直至蟹壳变红,即可剥食。如是纯煮食则要凉水下锅,防止断脚,待水开后小火煮15-20分钟,再关火焖4-5分钟。如有条件,蒸煮蟹时亦可放一些紫苏叶,紫苏性味辛温,发汗解毒,行气实中,能解鱼蟹毒。

2

吃蟹需要蟹不离(蟹调料):

3

食蟹,自然离不开“蟹调料”。古人云:“食蟹之美,蟹占有五、料为其四,余为器也”,可见“蟹调料”之重要。旧时,江、浙民间习惯将“蟹调料”俗称为“蟹不离”,每遇秋蟹应市时,达官显贵人家都好以自家调制的“蟹不离”与蟹一并馈赠友人。

注意事项
1

•注意 :

2

1、蒸煮大闸蟹时无须加放任何调料(可放葱、姜),用清水,更能突出蟹的鲜味。2、最好用普通的铁锅,一定要冷水时就将蟹放入 (尽量不要使用聚热性和密封性特别好的锅子 )。3、清蒸大闸蟹时最好用蒸笼而不是盆子 这样更能凸显大闸蟹的原汁原味 •小贴士:如果想使蟹壳颜色好看,可以将蟹壳刷干净,倒扣蒸煮,并且在水中加入适量啤酒,颜色会更红润。

3

做好后,大闸蟹色泽橙黄,肉鲜香甜美。翻开底盖,连着把蟹背也一同剥开,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仔细地把膏黄剥下来,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真是“蟹肉上席百味淡”。   吃蟹要四除:

4

一、除腮(俗称蟹眉毛),在蟹体两侧,形如眉毛,成条状排列;

5

二、除胃(俗称蟹尿包),位于蟹骨前半部,紧连蟹黄,形如三角形小包;

6

三、除心(俗称六角板),位于蟹黄或蟹油中间,紧连胃,呈六角形,不易识别;

7

四、除肠,位于蟹脐中间,呈条状。

8

吃蟹禁忌:

9

一、不宜与茶、柿子同吃:茶水、柿子中的鞣酸,易与螃蟹中的蛋白质结成块状物,导致腹痛、呕吐。

10

二、死螃蟹不吃:螃蟹死后会分解产生有毒的“组胺”,不怕加热、蒸煮。

11

三、孕妇不宜大量吃螃蟹:螃蟹可活血化淤,可能使胎气不安、动胎,导致流产。 •四、病人不宜大吃:螃蟹性寒、带湿毒,含大量高蛋白质、高氨基酸、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病患者、过敏体质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均不宜大量进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