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1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怎样分辨真假沉香

最近,很多朋友短信问很多问题,集中在如何辨别真假沉香. 小弟以为,首先,翰龙高手如云,可以借鉴对古董,老茶的鉴别思路鉴别沉香,在别的收藏领域里,反复的听老师们说俩个字'渠道'.  先做一些常识性的介绍,然后再介绍辨别的方法。
常识
1

野生天然沉香:------'风树'在受'伤'后会进行自我保护所分泌油脂,先会在伤口初形成'种子',然后可能会'蔓延',这些油脂与木质混合物,就是大家所说的沉香.1,已经结香的部分受外力与风树主体脱落,掉在地上,足够的时间醇化后,形成'死沉'  2,结香后风树仍然具有生命,结香部分被砍下来,就是'活沉'.  3,蚁虫咬噬所形成典型的'虫漏'

2

所谓'土沉'和'水沉'  根据我的了解,在越南没有这个概念,圈内统称'货死','货活'.  沉香的产地一年只有两季,雨季与旱季,最开始结香的部分可能脱落在地面或水里,但随着季节的变化,暴雨,泥石流等等不确定因素,很难说是在水里还是土里,也没有从开采地确认这一说.

3

奇楠  奇楠就是枷楠,不同翻译版本.  与死沉本是共生体,但油脂在醇化的过程中产生质变,形成与沉香完全不同的新物质,也就是说,挖到一个沉香的坑,可能全是死沉,也可能会有极少部分奇楠,但更多的情况是只有沉香没有奇楠.

4

人工沉香  几十年前越南就有人种植风树,并人为的施加外力,钻孔,火烧,插管子等等方式试图工业化量产,现在台湾,海南,广东都有大面积种植,并号称获得全面成功  可实际上,人工方式结香大致需要8-10年,且与天然野生沉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个课题目前是美国一所大学在研究,实验基地在马来和印尼,且,并没有宣布实验结果成功.可以投入量产,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古狗一下.  沉香,是进了公约的东西,如果上岗上线,肯定是非法的,越南在以前,基本靠出卖资源性物资赚点美金,黄花梨和酸枝在N年前就几乎砍绝了,做类似生意的越南人经常会被政府抓起来,更何况是沉香?!

鉴别方法:
1

从渠道上辨别:从渠道上思考就特别的重要,实际上,也相当的简单,最早发明泡油沉香的不是越南人,是日本人。产品基本上是山子,作为观赏性商品,日本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给高价定泡高纯度油,但在开了这个先河之后,不用说大家也就明白了...  纯天然,野生沉香,由于形成的时间特别长,又被全球最富裕的三大地区盯上,所以价格才会一路狂飙,中国市场实际上鲜有"纯天然,野生"沉香,原因也特别的简单,作为经营沉香的商人,沉香只是作为获取利润的媒介,首先要尽可能最快速度的流动,其次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环节的成本来获取最大利润,顺便也提高一下自己在价格上的竞争力.所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大陆网络的封闭,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去台湾的网络市场多学习,很多人都很专业,虽然台湾人也忽悠,但基本是对对的东西价格的炒做,决少看见人造沉香.所以,相关知识的匮乏,也给造假者提供了很大的机会.甚至我怀疑大部分商家也是被越南人或福建人忽悠了....  基本渠道是这样,南越的经济比北越发达的多,大量的台湾人,日本人有在这边有工厂,所以西贡是流通与"生产"的集散地,人造沉香的价格行情,实际上是根据下家能够给出的价格进行加工,也就是说可能会有些沉香油的含量,但是比例....加工工艺也相当的简单,我个人认为,投资500美金就可以投入生产了,原料是没有结香的风树,沉香油,化工染料.....沉水与否,颜色,形状都可以定做,价格是按公斤计算,一般广西人喜欢拿回去自己串,这样成本会更低。

2

檀香木及檀香的分类: 檀香木的分类问题已在2006年2月20日《北京晨报·典藏版》回答,即分为老山香(印度产)、新山香(澳大利亚产)、地门香(印尼及东帝汶)和雪梨香(澳大利亚或南太平洋岛国)。这是历史上檀香木贸易商的习惯分类方法。  如按植物分类学分类,檀香属植物的种及变种约70个。主要有檀香、斐济檀香、新喀里多尼亚檀香、大花澳洲檀香、小笠原檀香、巴布亚檀香、伞花澳洲檀香、塔希提檀香、钩叶澳洲檀香、密花澳洲檀、智利檀香、大果澳洲檀香、榄绿夏威夷檀香、亮叶夏威夷檀香、垂枝夏威夷檀香、滨海夏威夷檀香等树种。实际上进入檀香木贸易领域的仅有檀香、斐济檀香及产于澳大利亚的1-2种檀香。

3

市场价格及相关辨识方法。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檀香木,特别是产于印度的已很少见,印尼、巴新或非洲产檀香木多见诸市场。据福建工艺大师林庆财先生介绍,老山香材色近浅咖啡色,香气悠远,颜色均匀,纹理细密,比重大者几乎不见纹理。地门香,浅咖啡色,径级多为8至12厘米,弯曲较多,具辛辣香味。非洲产檀香木(估计为檀香的变种或人工引种)材色偏深黄,纹理较粗,比重轻,香味轻。

4

鉴定机构:   国内比较权威的鉴定机构主要有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一般只能鉴定出科属,不能准确地给出树种名称及产地,除非提供檀香标本者自己能说出产地。另外,南京林业大学木材检测中心的徐永吉教授对木材的鉴定十分准确、权威。

注意事项
1

福建 广西的很多商家的产品是鱼龙混杂,是看客上菜!

2

接触过几个卖家,基本上泡油的,但是限于国内检测 理论知识等现实条件有限,很多消费者无从鉴别,全靠卖家的良心!良心在商品经济社会,能持有的不多了!

3

台湾从业沉香者,包括多年的,据朋友介绍对于沉香分类 鉴别也不是非常在行!他们主要做出口或者业内调剂!但是基本上东西是对的!

4

台湾也有部分做高仿的,从纹路 含油量 香型等各种指标,非常具有迷惑性,他们称作:科技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