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18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独自旅行的经验分享

这两三年的工作间隙断断续续走了几个地方,有时候结伴,有时候独行。一个人走了两次后爱上了这种一个人行走的感觉,爱它的自由自在,爱它的未知。有人问一个人去旅行该注意些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网上的解答不少。恰好最近好几个朋友问起,分开解答了几次,索性总结出来供大家自行查阅。因个人、环境、背景、天气等许多不可控因素,以下言论仅供参考,请君自行取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述:衣、食、住、行、安全(财物、人身)、态度、其他,不排除各主角串场及跑龙套甚至跑路等各种可能。
方法/步骤
1

衣:独自旅行的人带多少衣物合适?视旅行时间长短、旅行季节、旅行方式、个人承受能力而定。到目前为止,我用的是一个20L-30L左右的背包(具体不曾测量,而且我一般会错开特别寒冷的时候),上下三个隔层,中间层最大,用来装衣服。一般情况下我会穿一套带两套(内衣包含在内),其中两套偏薄、一套略微偏厚,此外再加一件皮肤风衣、一件薄抓绒衣、一套睡衣。如果你去的地方海拔、温度差距不是太大,抓绒衣都可以省掉,比如8月份去厦门就完全用不上。如果你去西藏,再当别论。如果你喜欢专业户外装备那就选择户外装备,速干衣登山鞋,干净利落;如果你喜欢跟往常一样,那就选择你常穿的、易干的衣服,随性自在。就我个人而言,不论平常连衣裙还是短裤,旅行在外的时候基本上会选择偏户外的休闲服饰或者干脆就是户外服饰,这样的好处是方便行动,不太好的是一看就是外地人。其实走得越久越能发现,两套衣服就够了,当你洗掉一套还有得穿就足够了。独自旅行不是件要彰显什么的事情,让自己越舒适自在越好,不要让行李成为负担。女孩子到景区或者有特色的地方,难免忍不住想买一些东西,学会给自己的背包留一些空间。

2

食:一个人旅行怎么吃,要不要带些零食?根据以往的经验,零食这种东西还是有必要的!一来有的地方、时间上吃饭不方便,二来各地风味不一样有的难以接受。另外,旅行的路上充满了未知,会碰上什么样的人、将要到达的那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午饭有没有得吃、晚饭在哪里吃吃什么等等,一切都未知,未知就意味着你的计划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我还干过没有目的随意走的事情,每天晚上才决定第二天去哪儿,想法随时跟着心情变化,这种情况下备一些零食就很有必要了。这里说的零食并不是瓜子糖果之类的零嘴,而是士力架、压缩饼干、巧克力、肉干等体积小、高能、高热量的东西,关键时候这些东西挺好用的。有一次我因为实在吃腻了这些东西而没带,结果饿惨了!关于压缩饼干,市场上就那么几种,味道基本上差不多,个人觉得空军后勤部队出产的螺旋藻的味道不错(名字有可能记错)。对了,还有水,不论何时何地你的包里最好带一瓶水。喝不喝没关系,一定要带着,这样就算走两三个小时你不至于担心自己脱力,也让你在看不到人的时候不至于太慌乱。单身女性在蹭饭方面有独特优势,在吃饭不便的地方还可以与别人搭伙。至于什么样的饭能蹭、什么样的人适合搭伙,这就是一门社会学了。对于我个人,我会适当的、有选择性的蹭饭搭伙,不会为了省饭钱而刻意蹭饭。而在外面通常我也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有泡面吃泡面,有榨菜更好,没有的话光冷馒头也吃。等你到达目的地之后,瞧着哪家店里本地人多就去哪儿,多半不会错,有些地方的小巷子别有特色。混久了之后你就知道怎么找吃的了。

3

住:一个人怎么选择住宿?如果你有行程计划,住宿可以提前预定。青旅的床位房对穷游者、背包客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能接受跟多名陌生人甚至男女混合住一间房的话。实际上我就住过一次青旅,而且还全部都是同性的同事。一般情况下,我会提前在网上看几家当地的客栈之类的地方,找性价比、安全性皆高的提前预定单人间,在不太放心的地方偶尔也会破费选择七天之类的连锁酒店。因此,住宿费是我的第二大消费,第一是各种交通费。因为在以前的工作中出现过住宿类的安全隐患(还是比较大、正规的酒店),所以跟别人混免费住宿这种事情我从来没干过,也没这打算。帐篷之类的软设施也不在我个人的考虑范围之类,我在自己家的床上都睡不着,露营这种事情我就不谈了。睡眠质量不好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伤不起。总之,视个人的经济能力、睡眠习惯来,如果对住的地方感觉真的很不好就不要太勉强自己。旅行,安全第一,尤其是单身女性。

4

行:一个人怎么选择交通出行?交通出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包车租车、自驾、拼车、搭车、骑行、徒步等等,对于多数独自旅行的女性同胞来说,公众交通是最好的方式。第一,公众大交通相对一般的小交通安全;第二,公众交通有买有卖,公平;第三,公众交通有组织,有事可以找组织。我从来没有搭过车,并不是说搭车不好,而是我自己不愿麻烦别人,同时也不愿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在越偏远的地方、越靠自然生存的地方,钱能起的作用越小,我也经常跟陌生人聊得火热,但通常我不怎么给别人添麻烦,也不太喜欢随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旅行的路上我也会出问题,但通常都在我能控制弥补的范围之类。如果有人愿意给我帮助,那是我的幸运,对他/她来说这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但自己又遇上了问题,通常我会向能给我帮助的人寻求帮助,比如警察、户外经验充沛的朋友等等。有时我在路上遇到独自旅行或者两个人结伴旅行的学生,在不耗费我自己太多精力物力的情况下通常也愿意适当照顾一下。

5

关于安全安全总体可以分为财务安全和人身安全,上面讲衣食住行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人身安全,接下来先讲财物安全。关于财物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财物那么显眼。以前我会用腰包装重要东西(钱、身份证、银行卡等等),后来只要不随身带伞,我连腰包都舍弃了。我用的卡片机,往兜里一揣,一条裤子七八个兜,钱衣服裤子里分散放。冲锋衣一般都有贴身口袋,这个放钱、身份证银行卡足够了。有一种隐形腰包,很薄,可以直接贴肉系在腰上藏在衣服里,我用过,大概系得稍微宽松了点,穿衣服不太好看,不过没关系,偷不走掉不了就好。别一次性将旅行的所有经费都揣在身上,别说惹别人惦记,你自己都坐寝难安。对于喜欢背单反的朋友,请照顾好你们的财物,偷抢这种事情并不只在旅行时才会发生。关于人身安全,顺便提下“艳遇”。经常有朋友问我有艳遇没,当听到否定答复时他们表示很失望,而我则表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则近两年我比较喜欢西北,喜欢沙漠和戈壁滩,而那些朋友们则新马泰韩国日本新加坡,再不济也是台湾丽江这类有浪漫情愫萦绕的地方,通常她们艳遇我遇骆驼。另一个原因则是在路上时我通常把自己弄得很低调,自己也喜欢民谣酒吧、手工艺小店、发呆胜过泡歌舞酒吧。加之我不喝酒,就杜绝了仅剩的那么一丁点儿艳遇的可能性。我反问朋友(男性),当他们在旅行的过程中两个碰到独自旅行的女性,一个短衣短裤或者裙子帽子、拖着行李箱打扮靓丽、脸上顾盼神飞,另一个背后一个大包、穿一身黑灰、长衣长裤还带一顶帽子、不仰望天空的话连脸都看不清,你愿意搭讪哪个?几乎所有的男性朋友都选择了第一个。而我的装扮,就是那第二个人。我想,这很好的解释了我为什么没有艳遇这个问题,顺便很好地说明了旅行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如何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当然,并不推荐所有人都这么做,这只是我个人习惯而已,因为我很怕麻烦。“那你在旅行途中会不会搭讪别人?”会。从客车司机、的士司机、车上的乘客、路边等车的人、小摊小贩、驴友旅行团、路过的人本地人都有搭讪,除了问路,经常在坐时间较长的车找人闲聊,一方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另一面听听别人的生活,从中知道了哪里好吃好玩,也知道了人家有些什么样的忌讳。旅行就是生活在路上。以前我会偏重于看风景,后来看风景之余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现状、生活态度、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等等成了我旅行途中的最大乐趣。其实我帽子下的那张脸还是很有几分诚恳度的,另外我有一副好嗓音,只要我愿意,通常路上都能找到聊天的伴儿。而一个单身女孩儿的善意,只要找的对象合适,通常对方都不太忍心拒绝。另外,如果让我在穿着休闲有度和一身户外行装的陌生男人之间搭讪,我可能会选择后者多一些。因为独自旅行的人多少会比较警惕,当他发现你跟他是同一类人但你对他并不具备什么危险性的时候,这类人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但你也不能太弱。说到警惕,当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以防备的眼光打量那些人的时候,他们对你比你对他们更为警惕,因为你才是外来者!

6

其他物品方面稍微补充下:除了衣物外,长途旅行通常携带的还有日常护理用品(牙刷、毛巾、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皂、护肤品等等,因人而异),怕晒的带有防晒霜、防晒恢复露,爱美的甚至还带面膜等等。如果你能负载这些重量,一切OK,否则尽量从简,我就曾经把自己累得惨不忍睹。除此之类还有各类充电器,有条件的话带一块移动电源,我还会带一个户外手电以防不时之需(手电的发光和手机发光是两码事,真正用的时候就会发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此外,带一双轻便舒适的拖鞋,洗澡散步用处多多。另外我会带两个折叠衣架,有用得上的地方,需要的话带上自己的水杯、折叠口杯、几个小塑料袋(装干湿衣物等等)。这些零碎物品的重量往往会超过衣服的重量,再加上零食、水之类的备餐,整个行李的重量就上去了。皮肤过敏的朋友可以带一个皮肤睡袋,很轻薄,我买过一个三十来块,主要是隔脏用。一句话,旅行别想着把家都搬走,千万别让爱美成为负担。另外,带一把伞,挡雨遮阳。当人家有伞而你只能抱着双肩瑟瑟地躲在别人的屋檐下时,你就知道“凄凉”的滋味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带一根救生绳,这东西在欧美的旅行者中接受、普及程度相对比较高,拿它绑东西也不错。

7

旅行的态度对大多数行者而言,旅行是为了与自己对话、找回自己、逃避、放空、追寻信仰或者其他什么目的都好,只要你不打算将流浪做为此生职业,旅行的目的基本上殊途同归——那就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每个人对旅行的理解不一样,选择的方式和态度也不一样。大多数的旅行还是需要一定经济支撑的,对于一清二白的穷游者、沙发客,我敬佩他们的勇气,但不推荐这种方式。旅行并不是一走了之,多数时候你还是要回来的,也许某个不经意的时候世界真的就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别人对你的价值观、外界对你的需要程度以及你与繁华俗世的融洽程度等等。旅行也需要勇气,但不论往前还是退后,只要走在了路上,你就会动起来,目标什么的也就都有了。能获得家人的支持最好,实在拿不到又不愿意屈服那就抬腿走吧,记得不时给家人报个平安,顺便讲点旅行中的趣事儿,让他们逐渐觉得旅行也不是那么恐怖的事情。另外,旅行过程中要有一些必要的安危常识,危险的动作比如站在悬崖上的围栏后做飞翔姿势拍照、明明雾雪天要一个人去爬雪山、深更半夜一个人游荡在荒无人烟的野地等等。你并不是去探险,也不是拿生命去朝圣,你就是在想在繁忙的工作缝隙里、恼人的油盐俗事中给自己找个空间欣赏下远处的风景、感受下别人的生活、听听他人的故事,触摸到自己心底的那丝温柔而已。放松之后回来继续辛勤、努力的工作,以给自己创造下一个遇见自己、遇见别人、遇见世界的机会。把旅行当做逃避现实生活手段的人,最后还会失望的罢。当然,如果能一辈子活在这种美好的逃避中,也是件不错的事。

注意事项

旅行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少与人攀比计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唠嗑去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