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70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楷师尔语文谈昆体良:关于文学是德育的基础

德育作为教育之首,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都是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德育不仅是提倡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是在要求教师要有师德,以德服人。
方法/步骤
1

昆体良(罗马教育家)认为一个理想的演说家,首先必须是一个良善的人,道德的生活比华丽的辞藻更重要得多。他认为教育者应当看到儿童具有无限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天赋的素质在学习上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因此抱怨只有少数人有能力可以接受教育,而多数人是迟钝的;相反,大多数人是敏于理解和乐意学习的,那些呆笨的人如同不正常的事物一样,是非常少的。

2

他竭力主张并多方论证了公共教育比私人教育优越的观点。他特别强调文学教学(包括学习历史家、科学家和诗人的著作)的重要性,他说:“除非很好地、真正地打好基础,否则,上层建筑就会倒塌。”

3

他对儿童心理特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必须以父母般的态度对待儿童,并彻底了解儿童能力的差异和倾向;惩罚、鞭打,乃至嘲讽,只能使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教师的鼓励和榜样是使学生学习成功的有效方法。

4

从昆体良的教育研究来看,德育更像是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待学生要有道德,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应当将道德作为首位。那么培养道德的途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文学。

5

文学自古以来就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语文作为文学的一个小分支,对童蒙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孩子在年幼的时期,并不能理解文学诗歌散文等等深奥的东西。但是语文却可以成为这一衔接,从识文认字开始,接触文学,接受文学熏陶。

6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总是倡导启发教学,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学习,来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付诸于时间之中,进行深入体会,这是一个基础的步骤。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可以看懂真正的文学时,他就有能力去获得更高深的学问,也就是去到上层建筑,走向人生的金字塔。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