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42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怎样培养宝宝敏锐的听力?

专家说,学习是一门技能,而是否会听,是否能成为一名好听众,这将是孩子在以后的学业中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听觉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往长远里说,养育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听力、思维能力都非常重要,这对于她接触外界和人际交往有着莫大的帮助。
从小听音乐,关键是潜移默化
1

很多世界名曲乍一听都有点单调,但很耐听,动人心弦百听不厌。音符飘动的变化,情绪的传达,孩子会不知不觉领会和捕捉。这种领会和捕捉的能力在生活中会让她欣赏更多大自然的天籁,对她而言,风的声音,鸟的鸣叫,甚至汽车的喇叭都是有趣的,一个会欣赏、有情趣的人总是快乐的。

2

另外,节奏感强的、明快的儿歌也要听一些,让孩子和着音乐节拍一起舞蹈,也是一种训练。小佳佳不到一岁坐在小推车时,听到种太阳,就开心的用小脚摆来摆去随音乐打拍子了。

3

不是有人说吗,懂音乐的人不会学坏,懂音乐的人是感性的,又拥有一颗理性的头脑。孩子具备了这种能力,长大后,在父母的稍加点拨下,对察颜观色,领会别人言语中情绪变化又有着莫大的帮助。END

挖掘孩子潜力,带他聆听世界的声音

爸妈带佳佳出门玩,看到有趣的事情,赏玩之余总会问宝宝:“老虎是怎么叫的啊?”“鸽子是叽叽喳喳叫的吗?” “这个汽车喇叭声音好大哦。” “这是哪里传来的音乐啊?”“宝宝自己听一听,告诉妈妈好不好?”要叫醒他的耳朵,每次宝宝都乐不可支,也发展了自己的听力,真是两全其美。END

电视声音不要开太大

在很多隔代抚养的家庭中,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不免有些背,习惯把电视声音开的很大。而孩子的耳膜是很娇嫩的,伤耳朵不说,时间长了,孩子也适应了这种大音量,听什么都要高分贝,会给将来生活学习带来不利。END

声情并茂读绘本
1

宝宝极其喜欢读书,但偏爱妈妈读,为什么?就是因为爸爸读书的声音太单调,没有高低变化。

2

而妈妈读起书来,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声调有高有低。念到小动物说话就细声细气嗲嗲的,念到爸爸说话就粗声粗气;看到老虎那是一定要模仿一下老虎叫的;念到小蝌蚪找妈妈时,声音也变的低沉忧伤,宝宝时而哈哈大笑,时而跟着皱眉,这都是耳朵带的愉悦,不知不觉她耳朵捕捉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

3

其次,在孩子用心倾听的时候,孩子的感觉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得到发展。他会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精彩的故事当中,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仿佛他就是那个找妈妈的小蝌蚪,和它一起快乐一起伤悲。

4

最后,读书也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一个长长的故事,小小的人儿能坐下来听你慢慢说完,甚至看完一本还要一本,你都累了,他还兴致盎然,你能说他的专注力不强吗。特别是快要上学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吧。END

捉迷藏,听声音大小来找人
1

小孩子都热爱玩捉迷藏,这个训练听力的大好机会千万不能放过。很早就看过斯托夫人用钢琴的高低声来训练女儿的听力,于是我想到就用最原始的嗓音来代替吧。

2

爸妈藏时,要适时的发出“汪汪”或“喵喵”的叫声。离的越远,叫的越响,离的越近,叫的越轻,让孩子循声找人,让他充分发挥耳朵的作用。在这个快乐的氛围里,她一定会非常用心的听“大狗”的叫声,找到“大狗”那一刻,可是无比的快乐呢。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