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的作用。具有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的功能。其提取物茯苓多糖在提高人体免疫﹑改善机体功能﹑美容延年等方面的神奇功效已广为认可。茯苓的在中医治疗中运用非常广泛,同样可以用于日常生活饮食上。茯苓究竟怎么使用效果会更好呢?
方法/步骤
1
药用法茯苓一般选择煎服,常用量为10-15g。常配伍其他中药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2
食用法
3
1.茯苓饼取茯苓粉、面粉各等份,加白糖和水调成糊状,煎成饼。每日6g左右,可治疗心肌、失眠、食少、便溏等症状。
4
2.茯苓陷取茯苓30g、肌肉60g,加适量调味品做成陷,用面皮包馅。可治疗老年体弱,吞咽无力、反胃、呃逆等症状。
5
3.茯苓汤取茯苓12g、柏树16g,研为粗末,水煎去渣取汁,饭前饮用。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等症状。
6
4.茯苓陈皮姜汁茶取茯苓25g,陈皮5g,水煎,饮服时,加入姜汁10滴左右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7
5.荷叶茯苓粥取荷叶1张,茯苓50g,粳米100g。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梗米煮成粥,早晚各一次。对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泄痢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
1.服用茯苓应避免米醋,浓茶等物质,以及注意服用剂量,否则不仅仅影响药效,同时还会发生中毒过敏症状,比如腹痛,皮肤红肿,支气管哮喘发作等情况。
2
2.茯苓有利尿的作用,如果一旦过量服用,那么就会导致小便次数过多,从而伤了身体的根本,令人元气大伤。同时肾虚患者食用之后,会加重疾病症状,甚至出现滑精等情况,所以应注意服用剂量以及特殊人群的服用。常常容易口干以及气虚体弱的患者应该避免服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