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爆发生的条件 物质燃烧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 即: 助燃物和激发能源。 氧气呼吸器气瓶阀的阀垫密封材料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气瓶与气瓶阀 密封件和其他密封件是橡胶密封圈、 减压阀的阀垫密封材料是聚四氟乙烯,另外两处高压密封(进口接头、高压表管连接处)是用的紫铜 垫圈,高压表管为特制高压胶管,连接处为橡胶密封圈和垫圈,垫圈材料是尼龙。
2、 燃爆原因分析 氧气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 仪器内充满了高纯度的助燃物——氧气,如果再具备可燃物和激发能源这两个条件,则必然导致燃爆事故 的发生。
2.2 激发能源的形成(1)高压气体泄漏。一种情况是微孔或小缝隙大流量泄漏。因为 压差大、 流速快, 可达到亚音速, 气速冲击非常剧烈, 摩擦生热严重, 导致温度升高,从而达到一些可燃物的燃点。另一种情况是垫圈或者 密封圈被高压气体挤压变形断裂, 断裂的瞬间爆发的能量, 产生火花, 从而引发可燃物。(2)高压管路中有没有清除干净的物质微粒(灰尘、加工屑、杂 质颗粒等)与管壁的摩擦、相互的冲击和在阀门等处的冲击碰撞。(3)油脂引燃:管路没有清洗干净,没有进行切地的脱脂处理, 使管路中存在油脂。另外,在使用(充填氧气时,氧气瓶、瓶阀处沾 有油脂)维护(维修、清洗等)中带入油脂。(4)高压系统中与氧气接触的零部件有锐边、尖角等情况,氧气 在管内高速运动时与此发生摩擦生热,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达到物 质的燃点。(5)启闭阀门时,阀座和阀头的冲击,挤压,阀门部件之间的摩 擦。像气瓶阀中阀盘的螺旋运动,手动报警器中开关等。(6)触媒作用:在煤矿中空气中存在的煤灰,当浓度达到一定程 度时,会引起自然的发生(7)另外还有外界的一些激发能源形式,象冲击波、火焰、高温 气体、电火花、静电、红外线和化学反应等释放的能量。 后面两种情况只能是使用环境存在的情况, 一般地像在煤矿救护 规程中都有明确规定,在这不作讨论。 2.3 燃爆的发生 因为在氧气呼吸器中存在一些可燃物,因此,当有激发能源出现 时,燃烧事故就会发生。整个燃爆过程从开始到产生严重后果往往在 一瞬间内发生。同时,燃烧开始后不能被扑灭,直到氧气或者可燃物 耗尽为止。同时,氧气呼吸器是人背负使用,所以,一旦发生燃爆事 故,通常会发生伤人的事故。
预防措施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要避免氧气呼吸器燃爆事故的发生,重点 在防止激发能量的产生和尽量减少可燃物特别是燃点低的材料在呼 吸器上的使用两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1、设计制造方面(1)减少或者避免燃点低的材料在氧气呼吸器高压系统的使用,像 普通橡胶改为阻燃或者不燃的橡胶密封圈,密封垫圈用紫铜垫圈。(2)在金属材料方面,尽量选用铜基合金、或者镍基合金,减少不 锈钢、铝材、橡胶、塑料材料的使用。(3)装配前对零件进行彻底清洗、脱脂处理,防止杂质进入到供气 系统中。(4)气瓶阀、减压阀、报警器中的润滑,严禁用普通油脂,一定 要用不着火的合格硅脂、硅油。(5)零件加工中,一定做到锐边倒钝,毛刺去除干净。(6)严格工艺程序,特别是高压系统的气密和强度检查。 2、 强化维护使用管理(1)在使用维护中,经常检测高压系统的气密性;(2)在检测、使用中注意保护高压胶管,防止过度变形,禁止利器 接触。(3)在充填氧气瓶时,一定要禁油,防止油脂污染氧气瓶和瓶阀。(4)在维护、维修时,防止杂质进入高压系统。(5)所有工器具、零部件、垫片、阀门等在检修后必须严格脱脂。(6)氧气呼吸器在维修后特别是高压系统进行维护后应先进行逐 级吹扫,以吹除气腔、管线内的微粒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