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螃蟹的身价一向名贵,尤其是阳澄湖大闸蟹,在唐代时作为贡品送进京城。它不仅是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佳肴,而且还可以增长人们的生活情趣,既有许多蟹的民间传说,又有许多诗人画家对蟹的诗画传世,如李白《月下独酌》:'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还有白居易、苏轼、陆游等著名唐宋诗人,也分别留下了蟹的诗歌。曹雪芹的名蓍《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的螃蟹咏,更为世人所称道。齐白石和李苦禅两位大画家,对螃蟹的形态观察入微,泼墨即成,创作出了一幅幅神形兼备的螃蟹图。
临近上海和苏州的阳澄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尤其以清澈的水面丰饶的物产闻名于世。这里湖面开阔,水质清澄,水草丰茂,是螃蟹生长的理想之地。
阳澄湖分东、中、西三个湖区,犹以东湖的养殖环境最佳。因东湖的湖水清纯,湖底土质坚硬,水草茂盛,饵料丰富,十分适宜大闸蟹的生长发育
“苏澄”大闸蟹来自阳澄湖的东湖,水草丰茂,水底坚硬,所以,阳澄湖蟹的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与众不同。在品质上更是肉质细嫩,膏似脂玉、黄如金团,味极隽美。
“苏澄”大闸蟹形态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由于阳澄湖的湖水深达2米以上,加上湖底为沙砾沉积,几乎没有淤泥,蟹长期在湖底行走,腹部紧贴沙砾,形成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角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蟹脚长期在阳澄湖沙砾堆积成的湖底觅食行走,故而蟹爪坚韧、爪毛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鳌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特殊的生存环境养育的“苏澄”牌大闸蟹肉嫩膏肥,滋味鲜美, 食过后再食其他再好的佳肴名菜,都会索然无味,故被誉为“天下第一蟹”。
工具/原料
如何辨别阳澄湖大闸蟹
•一算:“九月圆脐十月尖”。农历九月宜食雌蟹,黄多肉厚;农历十月宜食雄蟹,膏满肉坚。二掂:重的肥壮,轻的肉少。三看:选老蟹弃嫩蟹。老蟹黑里透青带光,外表没有杂泥,脚毛 又长又挺,体厚坚实,肚皮呈铁斑色,蟹脚坚硬;如肚皮发亮,就是嫩蟹。四触:触一下眼睛,大蟹钳应反应迅速;拉一下脚,应立即缩回。五翻:把蟹身翻倒,肚皮朝天,能敏捷翻转的是好蟹。六放:把蟹放在地上,能迅速爬行的是健壮的蟹。
方法/步骤
1
怎样烹饪阳澄湖大闸蟹
2
•苏澄阳澄湖大闸蟹以蒸煮剥食为主,保持其原汁原味的鲜甜。先将蟹体清水洗刷干净,插一片生姜于肚脐处,然后用草或者绳线把蟹紧紧绑住,防止蟹脚与蟹身脱离。放入锅内隔水蒸,蒸前先将锅内的水煮开,然后放入蟹蒸十二至十五分钟,直至蟹壳变红,即可剥食。如是纯煮食则要凉水下锅,防止断脚,待水开后小火煮15-20分钟,再关火焖4-5分钟。如有条件,蒸煮蟹时亦可放一些紫苏叶,紫苏性味辛温,发汗解毒,行气实中,能解鱼蟹毒。
注意事项
•注意 : •1、蒸煮大闸蟹时无须加放任何调料(可放葱、姜),用清水,更能突出蟹的鲜味。2、最好用普通的铁锅,一定要冷水时就将蟹放入 (尽量不要使用聚热性和密封性特别好的锅子 )。3、清蒸大闸蟹时最好用蒸笼而不是盆子 这样更能凸显大闸蟹的原汁原味 •小贴士:如果想使蟹壳颜色好看,可以将蟹壳刷干净,倒扣蒸煮,并且在水中加入适量啤酒,颜色会更红润。 •做好后,大闸蟹色泽橙黄,肉鲜香甜美。翻开底盖,连着把蟹背也一同剥开,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仔细地把膏黄剥下来,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真是“蟹肉上席百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