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17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如何度过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不少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原来很乖巧听话,可是到了2岁半左右突然变了,总是莫名其妙地与大人作对,对父母的要求动不动就说“不,就不”来反抗,还喜欢到处的惹是生非,越来越难管教。这种现象,表明了心理学上所谓的“第一反抗期”已到来,这时的孩子开始认识到自我的存在,独立自主的意识迅速萌生和显露。这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转折,是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变通措施,既可以保护孩子刚刚萌发的独立意识,又能使孩子愉快的接受父母的意见。
方法/步骤
1

心理准备:2岁以前的幼儿还处于把自己与周围世界分不开的混沌时期,他们称呼自己也是用第三人称来表示。如“宝宝想喝水”“宝宝的东西”等。一旦2岁多的幼儿开始以“我”来称呼自己的时候,即表示她的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时父母要做好心理准备帮助孩子顺利的渡过“第一反抗期”。

2

鼓励、支持与帮助:处于“反抗期”的幼儿其自我意识很强,父母要注意尊重他的独立人格,满足他的合理需要。凡是不违反原则或不导致安全问题的事,应支持、鼓励和帮助他实现。如孩子把大纸箱当做小房间,钻进去要玩的时候,只要箱子里面不脏、没有钉子类等危险物,父母就不要禁止,只要告诉他玩完之后要洗手,并且把箱子放在原处。

3

游戏法:如何孩子正在玩游戏玩的高兴,这时父母非叫他去吃饭,势必会遭到拒绝,若是用游戏的口气约他去“餐厅“吃饭,或者是“报告船长,现在开饭了”,孩子自然顺从的多。

4

疏导法:2岁多的孩子毕竟还小,虽有独立自主的愿望,但由于是非不分,自制力差,冲动之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作出荒唐的事情,这时父母不要采用强硬的拒绝或者立刻拒绝(除非是作出危险或是坏事),在处理的时候,要重于疏导,让孩子自己想想该不该做这件事。如果孩子把别人好玩的东西带回家,父母不要责骂他,而是对他说“这东西确实好玩”,随后再指出他行为的后果,如果人家找不到东西会有多着急。这样孩子会愉快的接受意见,并改变自己的做法。

5

转移注意法:2—3岁的孩子最富于情绪化,不高兴的时候,即使原来他不反对的事情,父母让他去做,他也会说“不”。相反,如果是情绪高涨,再难的事情他也会愿意去做。所以当孩子不讲理的时候,不要训斥他,否则会招致更凶的哭闹,可以做另外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孩子可能会很快忘掉刚才的不愉快。

6

冷处理:如果孩子不容易马上转移注意力,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不急着发火,等大人孩子双方的情绪都平静下来了,问题就好解决了。

7

表扬法:孩子什么时候出现执拗的脾气,做父母的是可能预测到的,如果今天即将有小客人来做客,估计孩子会不肯用心爱的糖果、玩具去热情得招待客人,那么最好让他有思想准备。先表扬他是大哥哥了,一定会把玩具让给小朋友玩的,叔叔阿姨也会夸奖的,这种表扬法会使孩子克服“舍不得”的心里,与小客人共享玩具、食物。

注意事项

总之,不要把孩子这个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当做洪水猛兽,好好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会对你有些许的启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