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展到现在,多地俱乐部被要求不得早于3月1号营业,具体还要视情况而定。所有和人密切相关的行业都受到重创,餐饮、旅游、娱乐、线下教育……包括健身行业。我们可能要面临2-3个月几乎没有收入,团队成员大量流失、还有巨大的经济压力。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经过了前一阵对疫情的担忧,对俱乐部生存的担忧开始凸显。 一个品牌的生命只有一次,今天列举一些知名企业在2003年非典时期成功的求生之路。
方法/步骤
1
海底捞-服务求生火锅外卖革命海底捞的服务致胜在于没有“定见”(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非典时期店里没人,西安店经理杨小丽提出客人不愿意上门来,我们就送火锅上门去。于是就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关于海底捞火锅外卖的消息。煤气炉换成电磁炉,今天送餐明天取锅具,结果订单不断,还被焦点访谈当作案例专题报道,一直沿用到现在。
2
呷哺-刚成立-解决用餐问题一人一锅,防止传染非典时期呷哺呷哺刚成立,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外出吃饭不安全,呷哺就想出了一人一锅的办法,减少唾液传播,这一招很奏效,来店客人与日俱增。
3
携程-不裁员、练内功高管降薪不裁员-磨流程做培训那是携程成立的第5年,已经开始盈利,可遭遇了非典。非典时期旅游业几乎停摆,携程是这么做的: 管理人员和部分部门每天只上半天班,发60%的工资。一线人员轮岗制,对轮岗的人员发放补贴,保持业务不中断(因为业务量剧降,大家工作量不饱和)。完善了企业规章制度,梳理和改进了业务流程,员工每天安排做培训背话术,修炼了内功,还缓解了大家的焦虑。
4
浩富中国管理学院推出线上沙龙免费课程:《设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时间:《用TALK方法建立清晰的沟通机制》2月21日学习在当前疫情下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第二期,免费线上沙龙 咨询免费领取学习资料《易友白皮书》
上一篇:冬季美食首选——番茄牛腩
下一篇:消费升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