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俗称“水”。透明度也是评价翡翠品质优劣的主要因素。透明度好的翡翠令人觉得它格外水灵晶莹,玲珑可爱,以致有人认为透明度比颜色更为重要,所以,一些颜色虽然很绿但不透明的所谓“有色无种”的翡翠,常被人视为是翡翠中的中下品。评价翡翠透明度的优劣,旧时人们习惯使用“一分水”,“二分水”的评语。其中一分水是指厚约0.1寸(3毫米)的翡翠仍可透光,二分水则指厚约0.2寸的翡翠仍可透光,以下类推。一般达到二分水的翡翠就是很好的所谓“冰地”或“玻璃地”翡翠了。近年来矿物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使人们倾向于废除“水”这一不规范的用词,并把翡翠的透明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需要补充指出的是,虽然对于大我数翡翠来说,透明度是越高越好,但事实上一些具有浓绿颜色的高档翡翠,由于受到“浓”的颜色影响,其透明度很难达到较高的程度
质地,俗称地子(底子)、地张。优质的翡翠应是结构十分致密,粒径应不超过0.5MM。这种结构致密的翡翠常具有较好的透明度,且抛光效果也较好,光泽较强,更能显示出其璀璨水灵的品质。还要附带指出的是,有些人曾把所谓的“翠性”作为鉴别翡翠真伪的依据,其实所谓“翠性”是翡翠内部小晶粒的晶面或解理面造成的反光。它虽然可用来区别那些与翡翠具有完全不同的组成的仿冒品,但对于那样结构十分致密,组成矿物粒径非常细小的翡翠也会 很难看到“翠性”,因此切勿因此而产生误断
翡翠质地较佳的一种,结构致密细腻,晶粒粒径小于0.1MM,透明-亚透明,看不到所谓的“翠性”,在10倍放大镜下很难分辨其晶粒,也未见有棉绺,石花等不纯物。前人所说的水地也可包括在内。若其色够好,即可构成为最高档的翡翠
翡翠质地较优的一种,结构致密细腻不亚于玻璃地,但透明度相对较差,半透明为主,也难见有“翠性”,10倍放大镜下仍难分辨其昌粒。由于其直观表象近似软玉的外观,故称玉地,它还包括前人所说的冰地,蛋清地,芙蓉地等。此类质地也常构成为优质的翡翠
粉地,指结构仍较致密,但组成矿物晶粒稍大,粒径在0.1-0.5MM间,常可见有翠性,放大镜下晶粒易于分辨,透明度为闭-微透明,并时有少许棉绺,石花的一种质地。它可包括前人所说的浑水地,藕粉地等,是构成中档翡翠的主要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