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36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培养语言能力从0岁开始

语言能力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这是在一套会本书封面上的话,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言能力扩展的重要性。    有些家长等到孩子上学写作文的时候,发现孩子写作文无话可说、文字干瘪,仅仅归咎于孩子语文学得不好,其实这已经是孩子之前几年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的后果了。我们不能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才去重视语文课,从孩子出生第一天开始,语言能力的培养便已经开始了。
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
1

从日常对话中进行语言扩展。       很多育儿书上都提到尽量不要和宝宝说“婴语”,与其说这样会影响孩子学说话,不如说影响宝宝语言扩展更为准确些。       当我们总是习惯以“婴语”和宝宝交流的时候,有意无意总会放弃一些词汇,总容易受限于我们认为他们能懂的那部分语言,这样宝宝的语言扩展便受到了相当的限制,只有我们以更为自由的语言方式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才能更快的从中学会更多的表达方式。        比如,我们在给宝宝喂饭的时候,如果总是说:“宝宝,我们吃饭饭,吃菜菜。”那无论是红薯还是青菜,宝宝都只知道是“菜菜”,但如果我们说:“宝宝,我们来吃菜菜了,这个是红薯,甜甜的,这个是白菜。”这样宝宝不仅对蔬菜归类有概念,也扩展了语言认知。

2

在家里不应限制方言的使用。        许多人反对家里老人说方言,认为这样影响了宝宝说标准的普通话,殊不知让本来普通话就不标准的老人憋普通话,对宝宝的口音影响更加不利。而且,从语言丰富性来说,普通话更近似为一种沟通工具,是为了不同方言的人容易沟通而产生的,而方言才是根植于传统生活的语言表达方式,许多在方言里有趣而贴切的表达,在普通话里都被简化忽略掉了。        比如“下雨”,在广东话中是“落水”,在四川话里是说“落雨”,相对于普通话“下雨”,“落”都是更好的展现了雨水从上往下的动态感。当然,也并不是说普通话不好,而是多了解一些方言,了解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也是丰富语言的一种途径。

3

从绘本阅读中扩展语言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有一种说法,是说在绘本阅读的时候还是应尽量按书上的原话讲,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绘本的语言美。实际中并不可能100%做到,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加入自己的语言和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讲,但对于一些语言比较美的绘本,只要宝宝愿意多看几次的,哪怕开始几次先用口语讲给他听,之后也会尽量慢慢转为绘本上本身的语言。其实很多时候宝宝都是可以接受,可以听懂的。这样的好处是,当我们完全按照书上的语言去讲的时候,便会发现其实很多里面的词语平时生活都是很少会用到的。        比如,在五味太郎的《语言图鉴》中有一页出现了“观赏鱼”,我告诉宝宝,鱼缸里的鱼被叫做“观赏鱼”的时候,年仅2岁的宝宝告诉我“小舅公家有鱼缸,有观赏鱼”。过了段时间,外公给她买了小鱼缸和小金鱼,她也指着告诉我:“鱼缸里有观赏鱼。”如果不是看这本书,也许很多年我都不会想到告诉她何谓“观赏鱼”。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