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不少人觉得汤煮得越久越好,食材里的营养物质就更容易被吸收。其实,在将食材煮熟煮软的情况下,煲汤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短,否则容易破坏实物中氨基酸类物质,反而导致营养成分流失
调料最后放。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小于5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小于6g。事实上,我国居民目前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倍以上。高盐摄入量,容易导致血压的上升,使脑卒中、心脏病及肾病风险的增加。另外,建议不要使用浓汤宝,浓汤宝中也含有大量的盐。
加料因人而异。喝汤的时候总希望能补补,在汤中可以添加药材,需慎重。药材需要到有资质的正规药店购买,不要盲目听信秘方,偏方,避免误食有毒的中草药,切不可擅自天添加过多的中草药。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在汤中加入适量葱、姜调味最好。对于孩子,可少放枸杞、当归等滋补食材,增加肉、蔬菜,以均衡营养。对于老人,在咨询医生的情况下,可加入枸杞,当归作为滋补,但应少喝老汤,以免嘌呤和盐的摄入量过多。
老火汤不适合餐前喝。 1)餐前汤最好选择口味清淡的蔬菜汤,爽口而不会增加过多的热量。老火汤油盐含量相对高。2)经常感到胃胀、烧心、反酸等消化不好,胃酸分泌较少,不宜餐前喝汤。因为这样容易冲淡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3)三高以及肥胖症者,在外就餐尽量别喝汤。餐馆做汤除了加入盐外,还要加入大量的鸡精、味精。
喝汤温度不超过60℃为佳。喝汤时,汤的温度保持在60℃以下,感觉不烫且喝完后有微微出汗的感觉为佳,有助于加速身体的代谢循环。儿童的粘膜更细嫩,汤的温度应更低一些。
喝汤不宜过快。吃饭不宜过快能增加饱腹感以及减少进食量。饭前喝汤也能增强饱腹感,但若喝得太多也会冲淡胃酸,影响食欲,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
煲汤用砂锅,盛汤用陶瓷。除了陶瓷、砂锅等材质的餐具以外,耐高温的树脂碗,仿瓷餐具等,由于轻便美观,不怕摔碰等优点,正在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用这类餐具盛热汤,却存在不的不小的健康隐患。比如美耐皿,由一种三聚氰胺和甲醛合成的树脂制成,具有美观耐用的特点。但中国台湾和泰国的研究都显示,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并不像宣扬的那么稳定,当温度超过70℃时,就会有部分三聚氰胺溶于食物中,虽然溶出的三聚氰胺并未超标,但长期用这种碗喝汤,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