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不同。心理老师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学校,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同为老师的同事。在这个环境中心理老师的压力比较小,因为学生没怎么接触社会,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而且教师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很激烈,所以人际关系的压力也比较小。至于学生在心理学的成绩,是没有要求的,心理老师在工作业绩上压力非常小。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环境更简单,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咨询师每天有很多交流的同行咨询师,还有督导,没有太多利益上的牵扯,在人际交往上的压力更小。因为心理咨询室工作的环境可能相对小一点,工作方式就更自由。
工作内容不同。中小学心理老师除了正常的心理课教授外,往往还担任一些行政工作,而行政工作有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因此学校的心理老师不能够专注于心理学的研究,此外学校心理老师能够接受到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个案,但是因为要耽误上课影响成绩而导致起步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则更聚焦一点,每天基本上完成的都是预约的咨询个案,很少会掺杂其他事务性的工作在里面。因为个案的咨询会消耗心理咨询师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另外心理咨询是否会定期接受培训和督导,不断完善专业水平。
职业发展不同。中小学心理老师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成长之后,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职称,经过一系列的评选,最终成长为资深的心理老师。如果有机遇,也可能成长为心理学科的教研员,在心理学的课程上有所贡献。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学生的肯定是老师提升自己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如果没有学生肯定,则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心理咨询师则随着个人不断的成长,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会成为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也有机会成为新生咨询师的督导。除此之外,心理咨询师还会有更多发展,可以把心理咨询理念运用在他想运用的视频、文章、课程、活动中等。通过上面的分析,一般的很小很小心理问题可以咨询学校里的心理老师,但是真的稍重一点的心理问题还是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行。
文中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