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育。
今天,一个朋友让我给她读工科的孩子推荐几本课外书,因为她孩子所在的学院没有开语文课,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语文修养,规定每周三让学生去学校的图书室看书。我这才记起,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也没有语文课,好像理工科的学生,都不专门学语文的吧。朋友孩子的语文成绩,一向不是很差,平时也没有见读过几本书,只是运用起文字来,水平还算可以。每次见到她孩子的时候,那个可爱的孩子总说“文者气之所养”,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到了大学之后,要想增加语文修养,养成真正的文者气息,以我的观点,还是要读些好书的。读哪些书呢,搜肠刮肚之后,杂陈一下一些自己曾经的感受,仅供莘莘学子参考。
一、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一定要读一些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学会宋词三百篇,不会作词也会编。唐诗方面,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外,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包括贾岛的,还有一些不太著名的诗人的,都可以有选择地区读。宋词方面,苏轼的、辛弃疾的、柳永的,都可以读一些。读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和作者的境遇来读,从中读出缠绵悱恻和豪情万丈来,才能够得到启发,获得裨益。
二、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都是精华,多读一些,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这些容易懂的名篇,对于增加古文功底,相当有益处。但是如果不是文字太精彩的文章,而且内容和文字相当晦涩的,就不要下功夫理解了。因为,毕竟不是做古文研究的,欣赏一下就足够了。
三、外国文学。外国文学,最好是读原著,而且最好读短篇。毛姆的,司汤达的,马克吐温的,都可以读一些,大部头的就算了,翻译的多有歧义,而且语言不是很流畅。读原著还有一条好处,可以帮助学习外语。我手边有一本Reader's Digset精选本,是我上大学的时候买的,至今我还很喜欢读里面的富有哲理的、幽默风趣的文字,从中受益颇多。
四、杂志。文摘类的杂志比较适合阅读,可以订阅,也可以随时买来读。从中了解一些新鲜的东西,给单调的学习生活抹上一些亮色的同时,里面的好文章好观点,也确实让人受益。
对于那些大部头的书籍,比如名著之类,了解一下大致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全读,全读太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些啃起来特别费事,没有多大意思。实在喜欢,挑一部好的读深读细就可以了。其他的,浏览浏览足够,毕竟,咱们不是搞研究的。
最重要的是,读书不仅仅是增进文学修养的方式,更是一种感悟人生的方式。如果能够从书中读出他人的悲欢离合,读出世间的沧海桑田,读出人生的淡然和洒脱来,才不枉读文学书籍啊!END
图片来自网络,谨此致谢。
如果感觉有用,请点击右下角双箭头分享。
我手我心,花开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