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qì)口位于临县城南48公里,黄河、湫水河交汇处。碛是指河道中冲积形成的沙石滩;碛口因河道内的大同碛(又称二碛)而得名。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
方法/步骤
1
做为曾经的水旱码头,从碛口再往下游走,黄河河道中有暗礁和激流,上游来的商船只能在碛口停泊,货物改走陆运。当年的繁华已经远去,不变的是给当地的人留下了一点一滴。
3
沿湫水河,上行不到两华里,转到碛口背后,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小村庄,因它是在湫水河的转弯处故称西湾村。 如果说碛口是经商之地,那么西湾村就是休息兼存放财宝的地方,随处可见厚厚的城墙隐藏在村中,高高的堞楼俯视全村。
4
西湾民居整体设计奇特,整个村落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这五条竖巷寓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着陈氏家族的五个支系。各个支系的人分别依这五条巷子聚居,既便于管理,又易于日后村落向左右扩展。每条竖巷里的宅院都可以互相贯通。只要进入一座院落,就可以游遍全村,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村内的横向交通,更有利于突发事件下的快速转移和集体防御。巷子的地面用石块铺砌,两侧有石护墙,有的地方还建有堞楼和供巡视的墙道。
5
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几乎都姓陈。他们的迁居始祖是西湾村的创建者陈师范。明朝末年,陈师范迁居碛口,利用碛口的商贸条件在当地作搬运工起家,后来开店经营各种物资发达起来。成为富商的陈师范在湫水河边紧邻碛口的地方建起了村落,以后的数代人又历经上百年的扩建,终于把西湾村建成了一个拥有几十座宅院的城堡式建筑群。
6
古宅院在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据说,西湾村当年选址是依据传统的风水学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原则进行的。整个村落建筑体现了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最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7
村落的主体部分建在两座石山中间,民居建筑群坐落在三十度的斜坡上。
下一篇:夏→秋要更加甜美可爱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