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3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进行单养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最近小编收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关于进行单养的具体步骤与方法的步骤,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方法/步骤
1

首先,在对虾养殖中,把新对虾当作为第二、三造养殖品种,在广东及各地是普遍的一种养殖方式。养殖方法与其他对最好选择水质肥沃、条虾养殖方法类似。根据其潜泥沙的特点,件较适宜的虾池养殖,效益会更理想。养殖时间多在8 月以后至翌年2 月,气温较低,生长速度较慢。

2

然后,以往放养密度较小,每亩放0.7~1.0厘米左右虾苗3 万~5 万尾。近年来随着各种对虾养殖放养密度增加,如果水深有1.5 米左右,换水条件好,有增氧设施,每亩可放新对虾苗5 万~10 万尾。

3

然后,如果在淡水鱼塘养殖新对虾,虾苗一定要淡水驯养后,才能人淡水鱼塘养殖,否则成活率很低。虾苗全长0.4~0.5 厘米时抵抗力仍很弱,当虾苗全长达0.7~1.0 厘米之后,对低盐度的适应力为提高。

4

然后,从盐度23.18 的海水直接放人盐度2 以后的海水中,成活率仍有55.7%~63.3%。如果逐渐淡化海水,可在盐度<2 时正常生长,成活率95% 以上。

5

然后,在刀额新对虾出虾苗时,将虾苗淡化到比重1.007,运到养成鱼塘后,再逐渐淡化,经24 小时,测不出盐度后,再放人鱼塘养殖。苗种淡化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逐步降低盐度,淡化时间4~7 天后,再放人鱼塘养成,成活率明显提高。

6

最后,在虾苗人池前,最好通过强化培育,可大大增强虾苗对养殖池塘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是在鱼塘一角围一个小型暂养池,或用编织塑料布围一个小池,面积占虾塘面积3%~5%,虾苗强化培育15~20天,投喂鱼浆、幼虾配合饲料等作为饲料。待虾苗长至1.5 厘米,再放人虾塘养成,成活率大为提高。

注意事项

上述方法为小编整理所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