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工具/原料
1
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2
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幼儿改正攻击性行为?
3
攻击性行为的解决办法
4
不良因素让孩子变得暴力
方法/步骤
1
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对幼儿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给儿童以心灵安慰。3、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4、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2
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幼儿改正攻击性行为?1、教育方案要科学恰当2、以榜样的言行去影响教育3、帮助家长改变不恰当的教养方式4、避免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诱导
3
攻击性行为的解决办法1、不会使用肢体动作2-3岁的孩子对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家长要注意正确师范,坚持一贯原则。
4
攻击性行为的解决办法2、不能有效的使用语言沟通语言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孩子“直接动手”,需要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2-3岁是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5
攻击性行为的解决办法3、还不到与人分享的阶段2-3岁的孩子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培养分享意识,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迅速作出反应,及时与孩子交流。
6
不良因素让孩子变得暴力——不良家庭环境及不当教育方式的影响建议家长:1、父母的榜样作用 2、父母不纵容 3、不帮孩子推卸责任 4、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 5、父母的温情
7
不良因素让孩子变得暴力——电视等传媒的负面影响家长建议:1、做好过滤器,让孩子远离不好的内容 2、尽量少带孩子看电视
注意事项
1
家长是孩子做好的榜样,注意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2
多陪陪孩子,孩子需要父母的爱
上一篇:怎样开发幼儿右脑潜能
下一篇:购买测距仪的相关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