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阅读笔记
相关人物。《易经》的基础是八卦,由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也叫包牺氏所创造。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时写下了卦辞与爻辞,后来他的儿子周公旦作了补充,接着到春秋战国末期的孔子做了注释编了《易传》。随着时代不断变迁,我们现在能看懂的只有白话版《易经》及名家对《易经》的解读了,这些充分说明《易经》的魅力。研究《易经》的人被称为易学家,像研究红楼梦的人被为红学家是一样的。
阴阳变化。我们在看古装或玄幻类电视剧时,经常听到四个字“阴阳乾坤”而《易经》的核心价值就是:“世界变幻莫测皆阴阳”所有的卦辞和爻辞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的。
六十四卦。八卦是基础,八八六十四,是在八的基础上不断重叠而成为六十四卦。通过这六十四的变化来推测未知的事物以便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六十四卦大致可以分两大模块来理解,一是“义理”二是“象数”义理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软件,象数是硬件,由卦与数搭配才能完整。
卦辞。卦有八八十四卦,所以卦辞就有八十四。卦辞解的是占验,如,我们最熟悉的元贞利亨等,是主吉凶的。
爻辞。每卦下面有六句爻辞,所以爻辞有三百八十四,如,我们最熟悉的“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等,主处境与后果的。据史料记载周文王去见商纣王,临行时为自已占了一卦,测出自已此行有牢狱之灾,结果就被商纣王关起来了。在《易经》中经常会碰到初,六,九等字样,初代表位置,九代表阳爻,阳爻主动,为奇数,六代表阴爻,主静。五个生数,一,二,三,四,五中奇数相加为九,偶数相加为六。
“易”字解。 易一是指变化,二是指不变。不管表层如何变化,内心都不会变,即变化有规则可循。如,我们常听到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意思是说你现在贫穷是事实,但可以通过变化来改变,变与不变间可以相互转换。
八卦中的横线。我们都知道八卦是有不同的横线组合成不同的符号,横线分两种,一种是直线,另一种是断开的两条小短线,横线和短线的不同组合,就可以变成一个卦,如,乾卦,坤卦,艮卦等。易经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问,是因为五千多年以来,它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且应用的领域非常的广,除天文,地理外,还可以用在医学,沟通学及养生上。
易经难的是千变万化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