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主人公列文虎克利用工作的清闲时间玩镜片,做成放大镜,玩着玩着,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一个不小心就制成了原始意义上的显微镜,发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就是玩出了名堂,那么这样一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工具/原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本
方法/步骤
1
一、温故知新。1.默写本课的生字、词语(带拼音)。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列文虎克开始的时候是怎么玩镜片的。
2
二、初读课文,了解玩出的名堂是什么1.导入语:列文虎克在玩耍中,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2.学生齐读第4段。 朗读要求:边读边想,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新想法?有什么新玩法?有什么新发现?3 .小组交流讨论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及时点评。4.全班齐读,体会情感。
3
三、再读课文,了解微生物。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人国”是什么?2 .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的“小人的国家”、“微生物的世界”,教师总结“小人国”就是微观世界。3.齐读资料袋的内容,议论一下微生物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
4
四、再读课文,理解借代和引号的用法1. 自由朗读课文第第4、5自然段,思考:我们已经知道“小人国“是微观世界,那么”居民、玩具”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教师总结:微生物、显微镜)。让学生将“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代入课文中进行朗读。2.齐读课文四、五段,思考:课文为什么给“小人国、居民、玩具“加上引号?(强调;借代;趣味性)
5
五、教师总结小结:课文通过讲列文虎克的玩耍,展现了他爱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的特点。这些都是科学创造和发明应该具备的特性。还有很多的科学家也是因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世界。同学们课后可以找出类似的故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6
六、作业设计小练笔:大家动手写写你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怎么写都可以,但一定要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不过作为小练笔,要求不要太高。
注意事项
需根据各班学生情况进行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