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龄前的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学习知识越多越好。很多家长就把这些东西附加在孩子身上。比如,背唐诗,简洁明了,投入时间少,效果快。但是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孩子们能理解吗?大人都理解不了的意境,让孩子去理解,去记忆,效果真的好吗?
工具/原料
育儿指南
方法/步骤
1
就家长素质而言,大陆的家长普通对国学经典理解有差距。除了一些受专业教育的,大部分家长对诗词、意境基本没什么概念。教孩子也就是能背,但要去解释,怕是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版本。自己都吃不透的东西,去教孩子,结果也是可以想象的,收效甚微。
3
我个人认为,孩子的学龄前教育基础还是三字经和弟子规。先教其做人做事学规矩才是首要之事。接着可以学论语和孝经,做一个铺垫。至于唐诗,可以说是装饰。孩子可以读唐诗,背唐诗,但论起唐诗在学龄前教育的位置是要放在论语之后的。
4
唐诗特点是古风、多变、豪放,思维上的不拘一格,用词凝炼。对于大人来说,是用毕生去学也学不完的。对于孩子来说,读读就行。如果孩子喜欢就学 一学,如果孩子不喜欢,可以不学。到孩子上小学再学也不迟。因为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中之妙,没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5
学读唐诗,如果非让孩子学,建议学一些近体诗。近体诗相对规律,比古风、乐府要相对好记忆一些。
注意事项
文原创,图网络
上一篇:该如何去写好一首诗?
下一篇:唐诗三星过关详解——《问刘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