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4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理智面对问题

杨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平时有许多教育问题,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我先来说一下眼前的问题。就在昨天儿子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让我把儿子领回家。我赶到学校正赶上老师开会,就没能和老师碰面。我了解了一下情况,其实很简单。前天儿子新买的圆规被同学能坏了,儿子动手打了同学一下,被老师看到。今天他又和同桌发生在矛盾,也就是小孩子之间的小问题。平日里也是不断对他说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宽以待人……。可遇到问题时,儿子还是不够理智,爱发火,事后他也后悔,怎样才能让他学会理智的面对问题呢?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谢谢!——一个苦恼的家长这位朋友:您好!关于你的孩子的问题的出现,很可能与我们做父母的平常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有关。比如,出现了不合自己心仪的的事儿立即发脾气,孩子出现了错误,采用高压与暴力手段来处理等,所以孩子从我们的身上学会了这样的方式方法。当然也不排除平常老师对孩子关心、关注、表扬和鼓励不够,以违规和捣乱来引起老师关注的成分存在。针对你的孩子的这种情况,在即刻之下,首先要让孩子向对方道歉,向老师承认自己的不理智所造成的错误,以求得到老师的谅解。同时作为家长也要向老师承认自己教育孩子方面的欠缺,在尊抬老师的前提之下,希望老师多多给予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其次,要多与班主任及课任老师交流沟通,同时与他们拉近情感距离,用比较委婉且不失尊重的口气建议多关照孩子,最佳是多表样和鼓动,进而使孩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变得理智与礼貌。第三,父母要多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情绪表现,尤其是负面情绪的表现,不要只看到事件本身的对与错,而是多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我给孩子树立了什么榜样?”父母只有能够冷静面对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学会理智的矛盾处理方法。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身作则,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使用宽容的语言和行为,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命令和指责的口吻,杜绝简单粗暴的呵斥和打骂。我们知道,孩子的美德和理智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宽容、尊重和理智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一方面孩子就会受到榜样的影响而变得宽容、尊重和理智起来,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容易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意见,而是自身容易冲动的心理和行为得以改善。第四,要在心平气和、和谐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氛围之下,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冲动、以暴力来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从根本上认识到暴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还会使问题更加扩大化。启发孩子换位思考,学会检查自身的不对之处,学会说“对不起、请原谅”,帮助克服情绪冲动的毛病。这一过程就需要父母要细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想法、心情,通过交流沟通,让孩子将心中不稳定情绪宣泄出来,并及时给予疏导,使孩子心理保持平衡。同时还要逐步帮助孩子分析、总结孩子认为做的好的和不对的地方,对孩子做得好的行为,及时加以表扬,进行强化。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重视别人对孩子的积极评价,特别是在自知有缺点后,表现出强烈的改正,请求原谅的想法。第五,由于你的孩子情绪容易冲动,我们就应该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强化其良好的行为。比如代币法——代币法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称表征性奖励制。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而达到目的。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代币法如下:一、必须了解孩子的兴趣与愿望孩子最喜作什么,比如读书、游戏、想要拥有什么等等二、家长与孩子一起罗列出需要改善的行为比如孩子情绪容易冲动而打人,做作业拖拉、玩的时间长等。三、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将行为排序,并选择具体的目标比如:遇事多从良好的解决方法考虑,不伸手打人;放学到家后立即投入写作业;作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等等。四、确定“代币”的表示方法比如,黏贴画、小五星或其他孩子喜欢的东西等等五、确定行为达到时可以得到的“代币”数量1.比如,一天不对同学动手,记5分;一周不对同学动手,记1个黏贴画。2.比如每天放学到家后立即投入写作业,且在保质保量完成,记1个黏贴画。3.比如每天保质保量作业,记5分;4.每天预习课文并找出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且带着问题进课堂,记1个黏贴画。5.每三天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且保质保量完成,记1个黏贴画。6.额外奖励:以上五项当天全部做到,记5分;一项连续坚持一周记1个黏贴画。六、确定“代币”与奖励的兑换标准。1.30个黏贴画奖励孩子最喜欢的一本书;2.80个黏贴画奖励最喜欢的从事的活动半天;3.100个黏贴画奖励最喜欢玩具;……另,10分可换一个黏贴画。如果某项没有按约定做要扣除相应的分数或黏贴画,作为惩罚。通过这样的方法坚持一年,那么孩子也就会如我们所愿的优秀起来了。第六,教会孩子恰当宣泄消极情绪的方法,使其出现愤怒不满等消极情绪及时发泄出去。比如,到空旷的地方大声叫喊;参加体育运动发泄其过剩的精力。最后,你说“遇到问题时,儿子还是不够理智,爱发火,事后他也后悔”,这就是说孩子已经形成了这样不良的习惯,要改立即转变是困难的,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孩子转变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对微小的进步,要大大表扬、鼓励,这对他改正缺点是很大的支持。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