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学生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3条基本原则: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混合型原则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实施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在学生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参加专业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结合社会培训机构成功的经验,推进'三个相结合',即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其他人员相结合。
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担任各实践教学管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加大力度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主要是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1. 看教学、实训计划是否符合专业特色。2. 看教学、实训课题能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 看教师能否做到每次课都有目的、有要求,检查是否指导到位。4. 看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学生能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5. 通过查计划,查课题,查实验实训教学中的指导过程,来评价实训教学质量。6. 组织人员不间断对实践教学进行巡视督察,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调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