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24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主板知识详解:板载音效

主板知识详解:板载音效板载音效,是指主板所整合的声卡芯片型号或类型。声卡是一台多媒体电脑的主要设备之一,现在的声卡,一般有板载声卡和独立声卡之分。在早期的电脑上,并没有板载声卡,电脑要发声,必须通过独立声卡来实现。随着主板整合程度的提高,以及 CPU 性能的日益强大,同时主板厂商降低用户采购成本的考虑,板载声卡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板中。目前,板载声卡几乎成为主板的标准配置了,没有板载声卡的主板反而比较少了。图板载 ALC650 声卡芯片板载声卡,一般有软声卡和硬声卡之分。这里的软硬之分,指的是板载声卡是否具有声卡主处理芯片之分。板载软声卡,没有主处理芯片,只有一个解码芯片,通过 CPU 的运算,来代替声卡主处理芯片的作用。而板载硬声卡,带有主处理芯片,很多音效处理工作就不再需要 CPU 参与了。1、AC'97AC'97 的全称,是 Audio CODEC'97。这是一个由英特尔、雅玛哈等多家厂商联合研发并制定的一个音频电路系统标准。它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声卡种类,只是一个标准。目前,最新的版本已经达到了 2.3。现在市场上能看到的声卡,大部分的 CODEC 都是符合 AC'97 标准。厂商也习惯用符合 CODEC 的标准来衡量声卡,因此很多的主板产品,不管采用的何种声卡芯片或声卡类型,都称为 AC'97 声卡。2、HD AudioHD Audio 是 High Definition Audio(高保真音频)的缩写。原称 Azalia,是 Intel 与杜比(Dolby)公司合力推出的新一代音频规范。目前,主要是 Intel 915/925 系列芯片组的 ICH6 系列南桥芯片所采用。HD Audio 的制定,是为了取代目前流行的 AC'97 音频规范,与 AC'97 有许多共通之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 AC'97 的增强版,但并不能向下兼容 AC'97 标准。它在 AC'97 的基础上,提供了全新的连接总线,支持更高品质的音频以及更多的功能。与 AC'97 音频解决方案相类似,HD Audio 同样是一种软硬混合的音频规范,集成在 ICH6 芯片中(除去 Codec 部分)。与现行的 AC'97 相比,HD Audio 具有数据传输带宽大、音频回放精度高、支持多声道阵列麦克风音频输入、CPU 的占用率更低和底层驱动程序可以通用等特点。特别有意思的是 HD Audio 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HD Audio 支持设备感知和接口定义功能,即所有输入输出接口,可以自动感应设备接入并给出提示,而且每个接口的功能,可以随意设定。该功能不仅能自行判断哪个端口有设备插入,还能为接口定义功能。例如用户将 MIC 插入音频输出接口,HD Audio 便能探测到该接口有设备连接,并且能自动侦测设备类型,将该接口定义为 MIC 输入接口,改变原接口属性。由此看来,用户连接音箱、耳机和 MIC 就像连接 USB 设备一样简单,在控制面板上点几下鼠标,即可完成接口的切换。即便是复杂的多声道音箱,菜鸟级用户也能做到“即插即用”。3、板载声卡的优缺点因为板载软声卡没有声卡主处理芯片,在处理音频数据时,会占用部分 CPU 资源,在 CPU 主频不太高的情况下,会略微影响到系统性能。目前 CPU 主频早已用 GHz 来进行计算,而音频数据处理量却增加得并不多,相对于以前的 CPU 而言,CPU 资源占用率已经大大降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了,几乎可以忽略。“音质”问题也是板载软声卡的一大弊病。比较突出的,就是信噪比较低。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板载软声卡对音频处理有缺陷造成的,主要是因为主板制造厂商设计板载声卡时的布线不合理,以及用料做工等方面过于节约成本造成的。而对于板载的硬声卡,则基本不存在以上两个问题,其性能基本能接近并达到一般独立声卡,完全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用户的需要。集成声卡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而且随着声卡驱动程序的不断完善,主板厂商的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板载声卡芯片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板载声卡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板载声卡的劣势,却是独立声卡的优势。而独立声卡的劣势,又正是板载声卡的优势。独立声卡从几十元到几千元,有着各种不同的档次,从性能上讲,集成声卡完全不输给中低端的独立声卡。在性价比上,集成声卡又占尽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在追求性价比的用户中,集成声卡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