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80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如何进行音乐胎教?胎教音乐若不讲究会导致流产

研究表明,怀孕前3个月,胎儿的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器官逐渐形成。怀孕20周后,胎儿的内耳就能听到妈妈有规律的心跳声。音乐胎教,能够给胎儿安全感,使原本处于静止状态的胎儿和谐地运动起来,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的右脑,使胎儿出生后感情丰富,对美的感受灵敏,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受好。但是,假如音乐胎教做得不恰当,也有可能会导致流产,希望各位宝妈认真学习音乐胎教的有关知识并正确运行,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工具/原料

安详、轻盈、快乐的音乐

方法/步骤
1

音乐的选择妈妈的心律一般是每分钟70-80次,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听惯了妈妈的心跳声,所以,每分钟70-80次的节律的音乐,胎儿是最喜欢的。选择音乐时,妈妈应该选择安详、轻盈、快乐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能够平和妈妈的情绪,对胎儿成长有利。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选择悲哀的乐曲,也不能选择节奏过快、过于热闹的歌曲,比如摇滚乐,否则会对胎儿造成不好的影响和强烈的震动。

2

音量的大小音乐的音量应限制在70分贝以下(有些智能手机自带一款叫“分贝仪”的APP可以检测音乐的音量)。如果达到80-85分贝,就是噪声,对胎儿有定,经常听甚至会造成流产。据报道,日本有位妈妈,怀孕8周前,每听听1小时100分贝的音乐,10天后,就出现了流产的征兆。因此,音量千万不要太大,音源要距离妈妈1米以上,听音乐时要听得舒心自然,不会感觉刺耳。

3

音频的选择要尽量听500-2200赫兹的中低音的音乐,即钢琴的中音区,不宜听高音的音乐,比如京剧中青衣的高音唱段。因为胎儿的内耳刚刚发育,能听到的音频范围比较窄,过高的音会损坏胎儿的听力。因此,选曲时要注意保护胎儿的听力,让胎儿听得舒心,感觉舒适自然。

5

时间的选择平时开始听音乐,胎儿会稍动几下,然后就会安安静静地享受舒适的音乐了。听音乐的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因为胎儿需要多睡觉,听太久的音乐反而是一种打扰。要养成每天定时听音乐的习惯。养成习惯后,到了这个时间,如果妈妈不听音乐,胎儿会在妈妈肚子里催促妈妈放音乐,直到听到了音乐为止。这说明,妈妈肚子中的胎儿已经形成了生物钟,出生后更容易分清昼夜,会比较少出现晚上哭闹的情况。END

注意事项

现在,我们再复习下今天学到的知识:一是要选择安详、轻盈的音乐作为胎教音乐,莫扎特的音乐为首选;二是音量大小要有70分贝以下,否则会给胎儿造成不适,甚至造成流产;三是要选择中低间的音乐,保护胎儿的听力;四是要养成定时听音乐的习惯,每天5-10分钟为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