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夏天,车内的空气确实令人憋闷的慌,所以很多私家车主都会打开车内空调,很多人还会打着空调在车内打盹,但是,这样做其实很危险。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因在空调车内睡觉导致威胁生命安全的时间。实验 车内CO浓度严重超标 1994年6月17日中午,沈阳某工厂一30岁男司机和一30岁女打字员在停在车库里的一辆面包车内休息。因为天热车里开了空调。10分钟后把汽车熄火后睡觉。5个多小时后两人被发现昏倒在车内时已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经过抢救,两人在17天后才脱离危险出院。 同年6月18日,沈阳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所等单位对发生上述事件的汽车进行了实验。发动面包车打开空调,关闭车门和车库门。 20分钟后汽车熄火,测得车库内空气中CO(一氧化碳)浓度为800~900mg/m3,碳氢化合物浓度为9000~10000mg/m3,分别超过国家标准66.7倍和34.7倍;车内CO浓度为1800~2000mg/m3,碳氢化合物浓度为10000~10400mg/m3。解读 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过量CO 大连甘井子区某汽车4S店售后技术主管张先生介绍说,“发动机启动后汽油燃烧就会大量消耗空气,2.0L的发动机在开空调的状态下一秒能消耗0.7立方米空气。而在密闭空间空气流通不畅,发动机很快就会面临氧气不足的情况,汽油就会发生不完全燃烧,排出更多的一氧化碳。时间长了车内的乘客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甚至死亡。” 专家表示,汽车在怠速情况下,汽油不完全燃烧现象比在行驶时更为严重,“所以在汽车发动瞬间,我们会闻到刺鼻的汽油味。 ”而不管是将车内空调设置成内循环还是外循环,汽车停在密闭的车库里,一氧化碳都会进入车厢内。 据介绍,汽车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固体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速度比氧气快250倍,若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会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出现生命危险。“当浓度不高时,人们会感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呼吸困难等。若浓度急剧升高,人会立即因脑缺氧而窒息死亡。 ” 小编提醒各位开车族们,千万要小心车内的空调,在不开车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关闭,当然,即使是开车的情况下也不适宜长时间的吹,千万不要让一时的贪凉带来严重的生命危险!
下一篇:张家界旅行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