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所有企业精益求精。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注定是当代发展的产物,是二十一世界全球发展的工业革命。中国制造已经使世界各国大为受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成功实施精益生产与管理可以获取相对于大量生产方式与管理的下述提升生产效率与效益的优势: 1. 压缩生产所需的空间50%以上; 2. 削减所需投资50%以上; 3. 减少废次品90%以上; 4. 减少工伤事故90%; 5.提升设备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使之达到85%以上; 6. 降低人力化费50—75%; 7. 是从订单进入到交货的周期压缩76—90%; 8. 大大缩短对顾客新需求和市场变换的响应时间。 虽然,许多年来美国和一些主要工业化国家抱怨自己的制造业“衰落”了,而且经常因此而指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在2004年Robert McGuckin博士最新的研究揭露,现在还不能证实各国的制造业存在着这种缓慢下滑的趋势。 中资企业正面对着战略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必须实现:转变经营理念、加强基础管理、升级换代产品结构与提升其顾客价值、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创新型企业、转变创新制造战略及其模式、革新运作管理、培养成批的创新型人才与下决心准备和实施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等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事实上,中国制造已经使世界各国大为受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特别是日本的经济,因中资企业大量制造装备的订单而使之摆脱了近10余年经济的停滞状态。各国长期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制造业对于提高国家生产率和国民的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过去10年推动制造业前进的动力是经济的全球化,而现在还未看到这种趋势发生了什么明显的变化。这些事实说明为什么各国政府从来就重视对本国制造业的革新及其持续发展。结论只能是,中国制造需要世界,而世界同样也寄希望于中国制造的现代化。中国制造应该迎战以下挑战和机遇:1.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经常利用不断增加的贸易磨檫、品牌与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倾销等挑战中国制造的发展战略和试图延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或者制造种种威胁论挑战中国的外交、政治、军事与经济。2.心态浮躁、听信各种“炒作”、偏爱主观突发奇想而又被实践证明不成功的“创意”、在没有竞争情报支持下个人草率决策,盲目扩张使企业陷入困境。3.缺乏适应快速多变市场的响应能力和快速应对国内外企业兼并、转型与国家新的创新政策的能力。4.造假、贩假和由于“亚科学(半吊子科学)”泛滥制造的各种有毒食品、有毒服装、有毒的装修、不断的安全事故和违法排污等违法制作、营运与经营带来的严峻挑战与消除这些弊端的改革与创新机遇。5.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特别是运作管理和各类创新型的人才及高级蓝领人才。6.没有确立“使顾客完全满意TCS”的理念、运作目标和最终的业绩评价标准,严重缺乏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够使顾客满意的、有更高附加价值、不断将创新与改进相结合的研发与运作的系列产品,缺乏适应顾客需求和市场快速变化的响应能力和企业柔性。 简而言之,我国企业面临:传统工业化带来的“三高(高物耗、高能耗与高污染)”,提升产品“附加价值(顾客价值)”与“持续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反对利用违法经营、 “亚科学技术”和以愚弄顾客和企业的主观随意“炒作”,树立为顾客服务与企业和商业信誉等多方位的挑战及其带来的改革与创新的发展机遇。 最新的调查与研究证明,现在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创新力(创新型)经济”,而不再是“知识经济”了。从创新型经济要求的技术与管理角度看,我们的企业至少应该掌握:企业竞争情报、创新设计与管理、现代质量管理、6sigma法和精益生产与管理、资本运作和现代企业文化六大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上一篇:12个浴后按摩减肥小动作
下一篇:气虚也可以通过按摩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