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论男女,罹患大肠癌的人数逐渐增多。这是由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的,人们应该养成多吃有预防大肠癌效果的富含食物纤维的饮食习惯。最近,一本专业杂志上刊登了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结果,大豆这种典型的亚洲食品中富含的金雀异黄素可以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的罹患与被称为WNT的蛋白密切相关。WNT通过复数的细胞网络来控制细胞的发生、增殖与分化,从动物的胚胎期开始到老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若因某些异常导致WNT信号通路失控,不仅会引发癌症,还有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症、糖尿病、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诸多疾病。WNT信号通路的失控可以说是疾病的元凶。 研究首先对妊娠中的大鼠和出生的幼鼠投与富含金雀异黄素的大豆蛋白,从产后第7周到第13周对幼鼠投放致癌物,在此期间仍继续投与大量的金雀异黄素,之后,同完全没有投与过致癌物的同周龄幼鼠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接触了致癌物的“大豆饮食”幼鼠与普通幼鼠都发现异常。 研究人员表示,“金雀异黄素使因接触致癌物产生的癌前病变状态减少40%,也将异常的WNT信号通路拉回到正常状态。”这显示出金雀异黄素或许能够消除WNT信号通道的异常状况。 过往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调查(2007年,数据较旧)显示,每人每天摄取大豆热量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平均每人每天食用2/3块豆腐,热量约为100卡路里。其次是韩国、北朝鲜、哥斯达黎加、中国,美国则为零。日本的饮食习惯虽然有西化趋势,但大豆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品。 生活在当代社会,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微量致癌物。若无法避免接触致癌物,每天食用大豆以消除癌变异常也不失为良策。
下一篇:表彰大会主持词及串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