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制作的紫砂壶,由于泥料是人工炼制,费时费力,泥料粗,且粗细不匀,制作工具简陋,只烧一遍,因此烧成后的壶通常有变形、口盖不严、特别是表面粗糙,须日久使用擦拭,渐发黯然之光。
现代制作的紫砂壶,泥料已是机械炼制,颗粒较细,且粗细均匀,制壶工具先进,通常要烧两到三遍,且表面经抛光打磨处理,因此,现代的壶已不需刻意擦拭摩挲,只须冲养润色,涤拭除污,工艺精湛的壶,冲养一遍即入手可鉴了。
养壶又分净衣派和污衣派二种。 先说污衣派: 是壶商速成和宜兴人喜欢用的养卖法,是每一泡茶都用茶汤淋壶表,以养壶笔将茶汤均匀地涂在壶表,泡完茶开盖子阴干茶壶,茶壶干透后用干布力擦壶表,将壶表的茶渍弄匀。 日子久了,厚厚的一层包浆,光亮鉴人,坏处是外包浆闭塞紫砂的双气孔结构,影响泡茶效果,包浆实为壶表厚厚的一层茶垢,极不卫生,更容易被外物弄花包浆,便需要将包浆完全清先,重新养过。
净衣派:每泡茶先用热水淋壶表,作用有二,将之壶表的茶渍冲去,和增加壶的温度以扬茶香。壶用完先掏清壶内茶叶,以热水冲洗茶壶内外,包括壶盖内外,之后将茶壶倒转,淋多一次热水,用清洁的养壶棉巾,抹干壶表和细部。 抹壶也有两派,干布擦壶明亮,湿布抹壶日久会产生暗然之光。茶壶开盖阴干最少十二小时,潮湿阴雨天看情况增加时间。最难干的部位是壶内流口的地方,通常会有积水,观察和用手指感觉一下,可以知道茶壶是不是干透。 日久茶壶一定精光内敛,产生阍然之光。好处是干净卫生,有臆测说是茶油受热沁入双气孔结构之中,由内而外地温润茶壶。但坏处是需时较长,不同茶叶品种,会对不同泥料产生不同效果,经验中以茶油甚丰足的清香观音和清香台湾高山茶养壶最为美观。清香单丛岩茶和短年份的生普效果也很好。
紫砂壶的养法,各有各说,本人在此也想发表个拙见: 1.不光; 2.不脏; 3.无尘; 4.无垢; 5.不刻意; 6.把、流、等处留人迹;同时不要因为养壶而忽略了美味的茶叶,更不要因为专心养壶,忽略了健康。
茶垢有毒,但往往有人疏忽。据有关研究人员指出,茶具内壁长出的一层茶垢,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它们在饮茶时被带入身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化合,生成难溶的沉淀,阻碍营养的吸收。同时,这些氧化物进入身体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及造血系统病变和功能紊乱,尤其是砷、镉可致癌,引起胎儿畸形,危害健康,故凡有饮茶习惯者,应经常及时清洗茶具内壁的茶垢,以免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