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应贯彻“安全、经济、耐久、和谐”的理念;结合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注意与其他建设工程相协调,使公路灾害防治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破坏特点、灾害发展阶段及费用和技术情况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施综合治理。
方法/步骤
1
高路堤造成的路基沉陷,首先采用超压固结法加固地基,新填筑路基完成后,在路基上堆载超过路基计算压力一定量值的荷载,使地基土层密实: 控制施工质量,填筑前应对基底进行处理,挖除树根、杂草等;路基填料选用级配好的粗粒土;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进行路基的压实,控制压实质量,增强土体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同时,做好防排水措施。
2
在松散堆积物上修筑路基,首先要修筑挡土墙等支挡结构物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同时完善地表防排水设施,防止水在路面和坡脚积聚渗透。
3
由于膨胀土、黏土、堆积土等特殊土质遇水软化强度降低引起的路基沉陷,首先采用搅拌桩法进行地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完善地下排水系统;其次路基内部修筑渗沟,将地下水以渗透方式汇集于沟内,采用无砂混凝土、透水土工布代替反滤层或作为反滤层的一部分,提高反滤效果。
4
对于滑坡引起的路基沉陷,重点要治理滑坡。设支挡构造物,即在滑坡下部剪出口设抗滑挡墙,在局部路段设路肩墙,提高抗滑力,使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有必要做好滑坡和路基的地表、地下排水。
5
为了减小洪水对沿河公路路基边坡的冲刷和入渗,可修筑具有足够基础埋深的护墙,并进行坡面防护,同时,辅以排水设施。
6
应避开在软弱地基、采空区、岩溶或洞穴塌陷等灾害地质的地段填筑路堤。否则,应加强基底的处置,或与架桥方案进行比选。软基路段的处置措施主要有换填、排水固结和打粉煤灰桩等。
上一篇:买房必须知道的黑户型有哪些
下一篇:张小春:如何给KTV进行绿色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