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种植怎样做到优质高产 春夏两季是人参病害的高发期。大都是春季染病,夏季发病。这样在人参苗前对病源的控制就尤为重要,对之后病害发生的减少和杜绝有重大意义。对人身的优质高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主要说明人参在春季用药防治病害及使用方法。人参病害的种类、症状、发生规律及周年防治方案1, 人参猝倒病:症状:主要危害人参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发时幼茎为水渍状、青褐色,自土表处收缩变软,最后使植株猝倒死亡,死亡植株的茎和叶都发生腐烂,倒苗表面及附近床土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生规律:致病菌为腐霉菌,主要通过风、雨和流水传播。最适侵染温度为16 ~20。在低温、高湿、土壤通气不良,参苗过密,造成人参的发育不良,引起病害的发生,尤其以漏雨参床和湿度大的地块最严重,发病规律与立枯病相似。2,人参立枯病症状:病部组织初呈浅黄褐色,呈梭形,会逐渐的凹陷,扩大后病部呈黑褐色环状缢缩,隔断输导组织,致使人参幼苗倒伏死亡,用肉眼可见病茎缠绕白色菌丝粘着土粒。种子受害则导致腐烂,未出土幼苗受害使其不可出土,造成断垄。发生规律:本病由立枯丝核菌和镰刀菌侵染所致。菌核可在土壤存活3年,第二年春天温度适宜时,病菌萌发侵染植株。人参幼苗出土就会开始发生,以菌丝从伤口或直接侵染幼茎。土壤低温多湿、土质粘重,有利于发病。3,人参锈腐病症状:人参锈腐病主要危害人参的参根、芦头和芽苞。病根初步呈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或融合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铁锈状黄褐色病斑,边缘隆起,中央微陷,病健交接明显。发病轻的参根表皮完好,不深入根肉内部。严重的表皮破坏呈锈斑状,并且深入根肉组织褐色病变。病斑部积聚大量秀粉状物,呈现干腐状或是主根横向烂掉。地上植株矮小,叶部不展,呈红褐色,最终枯萎死亡。发生规律:绣腐病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土壤和参苗,春季土壤化冻后厚垣孢子发芽,从参根的伤口处侵入,危害地下各部器官。1—5年生参根的内部普遍带有潜伏侵染的绣腐病菌,带菌率会随着根龄的增长而提高。土壤黏重、板结、积水、酸性土壤及土壤肥力不足会使参根生长不良,利于绣腐病的发生4,人参菌核病症状:病部初时呈现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产生少许白色绒状菌丝体,内部呈软腐状态,以后形成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粒,这是菌核。后期根内部组织腐败,消失殆尽,只剩下外皮,烂根的空腔内则长少许不规则的黑褐色菌核。本病蔓延极为迅速,很难早期识别,前期地上部几乎与植株一样,待植株表现萎蔫等症状时,参根已溃烂不堪。危害极为严重,一旦发生可使整床的参根烂掉。发生规律:本病菌为菌核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上和土壤越冬,在早春低温期开始产生菌丝侵入参根。菌核病菌只感染人参地下器官,危害主根、芦头、芽孢,而不会蔓延到植株的地上部分。具体防治方案:畦面消毒:播种后、移栽前和早春出土前,使用青枯立克150倍液(100ml兑水30斤)喷洒床面,关键时期喷雾:A、出苗展叶期;B、叶片完全展开后;C、花期;D、伏雨期,4个关键时期,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定期喷雾,每个时期喷施1-2次,7—10天一次,具体视气候和预期发病情况而定。一、注意事项1. 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产品原药不能直接混合)。2.大蒜油苗期慎重使用。
上一篇:原神3.1兰那罗苗圃在哪里
下一篇:果树如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