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42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马拉松配速训练

马拉松成功的关键就是配速了,所以配速是跑者在训练时候的一个重点。然而通常面对马拉松竞赛,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也许是保守地维持SB (second best)成绩,或是积极地想打破自己的PR纪录。而这些目标的规划加上每个跑者对于竞赛流程的概念,就会做出不同的配速策略。下文中的马拉松配速训练希望可以帮助跑者挑战自己。
先来了解一下练习马拉松配速的方法:
马拉松配速标准,如图:

配速对于跑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数据。配速是在马拉松运动的训练中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配速的把握可以靠速度感,在平时跑步的时候就要注意计时,把实际速度和配速联系起来。

马拉松配速全攻略:
1

平均速度分配型:困难的战略  要平均把体能分配是非常难的,因为随着距离增长,体力会自然下滑。况且赛道路在线总会有顺风逆风的问题,通常平均配速的难度相当高。平均配速的原则用于保守战很合适,跑者如果上一场马拉松赛有3小时完赛的成绩,这次预计以3小时30分完赛,就有相当的体力做平均配速。但如果藉由平均配速去突破目标,则非常困难。配速训练可以依靠【哟哈运动圈】软件。

2

前快后慢型:突破的战略  这样的跑法通常是为了在前半段先缩短时间,好让后半段有充裕的时间在配速上做决定。这样的跑法通常更适用于十公里或五公里短程竞赛,因为随着距离的延长会有变量发生。前快后慢的配速如果稳当、或体能超出预期时,会很有可能打破自身纪录。这也是为什么,在许多国际马拉松赛的前30公里会有配速员做领航。但如果体力提前出局,后半程就会后继无力继续。

3

分段配速型:保守的战略  许多跑者会把42公里分段,不管是三段14公里还是六段7公里,通过细分多段的方式逐一确认自身体能。通常这样的配速想法会趋近于超长距离的间歇跑或节奏跑,体能的消耗会非常地明显,除非是有预料到自身体能的衰退率,或是有目标地完成部分距离的训练,余下距离则以安全速度完成。

确定马拉松的目标成绩需要了解马拉松耐力系数:

马拉松耐力系数 =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马拉松成绩(预测)=万米成绩*马拉松耐力系数通常,对于业余运动员而言,马拉松耐力系数在4.6~4.8之间,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在4.4~4.7之间。所以,对业余马拉松初级者来说,用4.7~4.9来预测,中高级者用4.6~4.7。马拉松耐力系数如图:END

注意事项

初级者不要把马拉松目标成绩订得太高。通过几周的训练后,找个周四的时间,跑个万米,看看成绩如何,然后用万米成绩乘以马拉松耐力系数,得到一个参考的马拉松目标成绩,得到配速,然后以这个配速来指导训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