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定作息计划
2. 认识上学的路
3. 学习整理书包
4. 不断自我服务
5. 增强任务意识
6. 准备开学物品
小学的作息和幼儿园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北方的幼儿园,早餐是到园才进行的,所以早晨起来只要洗漱即可。然而,马上要上小学了,早晨时间要做很多事情,包括洗漱、进餐、准备物品、去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开学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乱作一团了。因此,在这个假期中,家长要有计划的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计划表,详细制订入睡、早起的时间,并坚持不懈地陪伴孩子一起做到,直到进入小学后的一年。
家长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用常用的交通方式陪伴孩子一起走到报名的小学,沿途要尽可能详细地和孩子聊一聊,经过的街道名称、路边的明显建筑、沿途的商铺作用、公用电话以及一些紧急避险的场所,帮助孩子们熟悉以后要走的路途,减少陌生感,提高孩子一些自我防护的能力。
家庭开展亲子小游戏,和孩子一起比赛整理书包。拿一些大小、厚薄不同的书籍,让孩子在不断的整理过程中,了解书包的构造,发现怎么放书籍拿取方便;怎么整理文具盒,让自己的书包内既整齐又美观。掌握了整理书包的方法,将极大地帮助孩子们减轻初入小学后的压力,成为一个整齐干净,不丢物品的小学生。
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虽然大多数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但是在即将进入小学的这个假期里,家长千万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要继续给孩子必要的服务机会,比如整理自己的衣服、根据冷暖增减衣服、尝试给自己的水杯加水、自己削铅笔、自己洗漱并整理卫生……,不断树立长大了的意识,感受自我服务的快乐和自信。
进入小学,需要接受任务并完成任务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及早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尤为重要。家长在假期中,多为孩子安排一些小任务,比如:出门前,让他自己准备物品,2到3个指令为宜,让孩子按指令逐一做完,家长给于肯定。去超市前,先制定购买计划,按计划买全,家长给于肯定……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完成任务的机会,不断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入学后,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老师的任务,并认真完成。
最后,在开学前一周,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上学需要准备什么(参考上一届报名学校的要求)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的物品,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抓住入校前的宝贵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习惯的养成都在于日积月累,家长一定要坚持不懈,并及时给于孩子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