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不管什么年龄,都是喜欢听父母讲故事的。讲故事可以很好地拉近亲子关系,近年来也在倡导亲子共读一本书等活动。那么,父母应该怎么给孩子讲故事更合适呢?
方法/步骤
1
给孩子讲适合的故事。不同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故事的接受能力不同。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适合,要选择合适的故事,一些带有暴力、恐怖因素的故事不适合给小孩子听,有可能留下心理阴影。
2
让孩子有参与感。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一起看书,指着书上的字一起读,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已经背下来了这个故事。当孩子听到喜欢的好听的故事的时候,很多孩子会想要跃跃欲试,比如自己想一个更有趣的结尾等。
3
讲的故事要有趣味性,适合孩子的年龄与接受能力。不要总选择一些大道理的故事给孩子听,年龄小的孩子会觉得枯燥无味,本身不感兴趣的故事,也不会让孩子觉得需要学习里面传达的精神。讲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声情并茂的讲,也可以加入个人的特点,比如唱个歌开头啊等等。
4
养成习惯。讲故事也是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给孩子讲故事,不仅让孩子学习了故事中的好的品质和精神,也在长期的积累中,学会了对语言的运用。就像是经常参加演讲比赛的孩子,作文能力在同龄人中也都遥遥领先一个道理。
5
让孩子讲故事给家长听。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尝试复述故事,讲给家长听。既让孩子有参与感,又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等。
6
不要太注重故事的内涵提问。其实每个故事或者童话,都有想要表达的精神和好的品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是能感受得到的。家长不要一讲完故事就问:你从这个故事中学会了什么呀?这样时间长了会给孩子压力,让他觉得听故事是带着任务的,反而不能很好地吸收故事中传达的内容。
注意事项
本经验由蛋蛋k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上一篇:手工大白鹅彩泥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