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1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领导企业不可陷入的八大误区

总是有些人说,做领导其实没什么难的,这些人往往没做过领导。领导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好,往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不但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要有人格魅力,更要有一定的魄力,最重要的是,一个领导可以自己能力不突出,但是必须要有知人善任的能力。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要想能够带领团队朝着更远的方向迈进,一定要切记远离领导的八大误区
方法/步骤
1

领导不单单是指为团队指明努力方向,扛一面旗帜让大家跟随。领导是'领',更要'导',也就是说,领导还要身先士卒,树立正确的导向,做好示范,让员工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

2

权威是'权',更重要的是'威'。依托在岗位上的对权力的尊重、服从是属于职权的'威势',而并非属于你个人。一个真正具有权威的领导。

4

服从的意义不单单是指人们跟着你走,服从是'从',更要'服',由内心的信服转而成为行动上的遵从。

5

做“领队”而不是“旁观者”  你不是一个站在旁边等待任务完成、目标实现的旁观者,你是那个站在队首的'领头羊'。不要看着你的员工做事,不要看着他犯错误后去批评,你需要走在前面,看清形势,判断好方向,制定好策略,然后扫清障碍,扛起旗帜,号召你的队伍向目标进发,并为他们助威、鼓舞,调动好后方援助,保证他们能够无所顾虑地向前冲。做'领队'而不是'旁观者',才是卓越的领导者应该做的。

6

“师带徒的精神”而不是“师带徒的手法”  我们需要有师傅带徒弟的精神,把自己的技能倾囊相授,并对员工的一言一行负责。但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却需要摒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师傅带徒弟的手法,即将他看作继承自己衣钵的传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以'玉不琢不成器'的心态责骂、督促他。我们需要从这种家长关系转变为成人关系,要平等地沟通、交流,将他视作与你一样拥有自己追求、自己事业的人,从组织的目标以及他个人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他。

7

做“教练”,而不是“下命令”  组织的任务实在太多了,领导总是日理万机,因此便萌发了由衷感叹--希望任务来临时,自己只要下达命令就好,员工能够'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发挥他的能力并且能够有令人期待的结果出现;对越是优秀的员工越不必去关心他完成任务的过程,因为他应该有足够的潜力来完成任务。事实上,他们可能走了很多弯路,可能承受了很多超乎自身负荷的压力,甚至可能因为出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而让前面的努力白费,最终无法完成任务。

8

提供“平台”,而不是提供“拐杖”      很多领导者在培养员工时总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即让员工做一件对于他来说有一定挑战性的事情(比如让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制定一个产品促销方案)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往往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还不如自己亲自动手。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员工做事碰到困难时,领导出于对他的爱护和关心,往往会自己承担起来,替他去做,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些做法都无形中让领导变成了员工的'拐杖',员工永远无法独立完成组织交给的重要任务,永远不能独当一面。他自己可能觉得做了很多事,也学会了做很多事,可一旦离开培养他的领导,便像一只折了翅膀的小鸟,无法振翅高飞,没有足够的自信和方法去独立完成任务。    培养员工时,领导是一个平台,为他提供必需的资源支持和感情支持,必要时'拉'他一把,而不是替他去做。    合格的领导应当先做一名合格的教练,不仅要下达命令,交代任务,还要多花一点时间聆听员工的解决方案,并动用你丰富的阅历和犀利的判断力,帮助他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优化解决方案,规避风险或者说为风险的到来做好心理准备。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还要随时观察他的动向,提供来自于你的帮助和建议,甚至还需要你'下场示范'一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