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23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8个服药误区要避开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我们需多加谨慎,服用量多少,如何服用,这些都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健康专家分享用药常识,为你指出常见的8个服药误区,让我们一起学习安全用药,走出误区。
方法/步骤
1

误区一:过量服用——求快效反招不良反应  不少人认为,药吃得多一点,病能好得快一点,但在药理学上却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盲目地增加药品剂量,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只会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

2

误区二、盲目补钙——吃出结石、便秘  老人、孕妇和儿童这三类特殊群体,用药非常有讲究,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和怀孕等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老人的肝肾代谢功能减退,应该尽可能少用药。  一些女性或老年人为防止骨质疏松,会大量补钙,盲目吃钙片,但钙片、维生素都不能过量乱补,盲目补钙可能引起结石、便秘等。

3

误区三、捏鼻子灌药——容易致孩子过量用药  碾药、灌药、加糖和果汁,可谓想尽方法利诱。这些不当的服药方式,对孩子有害无益,会影响药物作用,还可能造成意外。如给孩子服药时捏着鼻子灌,容易导致过量用药。

4

误区四:乱服中药——引起不良反应  很多人都有个误解:中药安全无副作用,可以滋补,长期吃还能养生,不会“害身”。其实,除了西药有不良反应外,滥用中药也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中药治疗自有一套理论和体系,并非人人都适合某一种药物,应根据体质使用相应的中药。

6

误区六:服药方式随意——躺着服药会对食道造成损害  很多人习惯躺着吃药,以为这样不影响休息。殊不知,用药行为也容易诱发不良反应。有调查表明,45%的患者服药方式并不正确。如大部分口服药要站着用温开水服。    很多人因为生病,就躺在床上服药,容易导致药品黏附食道上,造成损害。而像硝酸甘油这种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需要采取半卧位姿势服用。因为病人站着含服,可能产生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时性贫血而昏倒。

7

误区七:药与酒同服——相当于埋下“定时炸弹”  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若服过治疗药物,再喝上一点酒,这样睡觉无异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像阿普唑仑等中枢神经类安眠 药与酒精混合后可能抑制中枢神经或呼吸,甚至导致心脏骤停。此外,大多数药物都和酒精“相冲”,如镇静催眠类药物、降糖药、阿司匹林、抗癌药、降压药、抗 生素等。

8

误区八:只认商品名——导致药物重复使用  不少高血压患者只认商品名,不看化学名,在家备了好几种降压药,其实多数药物的成分相同。如果同时服用这些降压药,会造成用药剂量过大,危害健康。

注意事项

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若服过治疗药物,再喝上一点酒,这样睡觉无异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像阿普唑仑等中枢神经类安眠 药与酒精混合后可能抑制中枢神经或呼吸,甚至导致心脏骤停。此外,大多数药物都和酒精“相冲”,如镇静催眠类药物、降糖药、阿司匹林、抗癌药、降压药、抗 生素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