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人体不能适应高温的调节,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出现头昏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自感发热等现象。那么,三伏时节,我们该如何调节身体、增强体质呢? 天人中医 根据我们的生活习惯,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三伏天的养生常识。
方法/步骤
1
多酸多甘清暑湿 “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食欲下降等。因此,日常饮食中人们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此外,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伏天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2
清淡饮食振食欲 气温不断攀升,空气湿度加大,让许多人没了食欲,不愿吃高热量的肥腻之物。因为含脂肪多的食物,不但抑制胃酸分泌,而且刺激胃产生一种抑制自身蠕动的“胃泌素”,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这样就会感到腹胀,不思饮食。而且由于夏季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消化液分泌大为减少,加之睡眠不足和夏天喜食冷饮等因素,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如果再进食油腻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因此,夏季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口味清淡、水分高又富含维生素的菜粥是很好的食物选择,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
3
含钾食物抗疲劳 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而随汗液可排出大量的钾元素。如果钾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导致人们在夏季倦怠疲乏、精神不振。夏季缺钾不仅精力和体力下降,而且耐热能力也会降低,使人感到倦怠无力。一扫精神萎靡,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的食物,像海带、豆制品、紫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中也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一些香蕉、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
上一篇:节气大寒怎么养生
下一篇:霜降节气养生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