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县产业扶贫办公室主办、承办的猕猴桃产业技术培训会在西河镇段家河园区成功举行,32名群众在听了市农科所所长张百忍、宝鸡市周至县楼观台镇农民专家胥宏社、总经理梁胜坤的市场分析、技术讲座、现场培训和“订单种植” 合作规划后,一下开了窍,不禁感慨—— “我也要种几亩猕猴桃!” “今天的培训太好了!合作种几亩猕猴桃。” “猕猴桃就是从我们这儿引种到西安的,周至、眉县就是靠它发财的,我们为啥放弃了呢!”2个小时的培训会结束后,不少群众还兴趣盎然地围在一起,情绪激动地议论着。
位于女娲山林区的西河镇段家河村,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藤蔓随处可见。70年代末,县科技局遵照省、市相关部门的指示,组织段家河村部分群众进行野生猕猴桃人工驯化、高产栽培试验与研究,均获得成功。但是,由于当时平利工业落后,对猕猴桃果实的加工、保鲜、贮藏能力不足,尤其是交通条件的限制,全县仅有一条沙石路面的汉白公路与外界相连,至使平利猕猴桃“藏在深山人未识”, 人工高产种植也被迫停止。后来,平利女娲山猕猴桃人工高产种植试验成果,被宝鸡市眉县、周至广泛应用和推广,迅速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这次受聘前来培训的周至县楼观台镇农民专家胥宏社指着茁壮生长的猕猴桃苗说,“这是我今年立春后接的穗,现在就一米高了!前不久的低温,在你们这里看不到啥影响。可对咱关中的猕猴桃损失太大了,这就是陕南的优势!”他接着说“建立猕猴桃园,3年即挂果,5年进入丰产期。在关中,只要没有倒春寒灾害,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纯利润10000元以上。你们这里,气候不用担心,亩产至少达6000斤以上,纯利润10000元以上。”在场有位群众忍不住抢过话说“产量少,为啥还有这么高的利润呢!”
站在一旁的市农科所张百忍所长高兴地说,“这也是省政府为啥下功夫要让猕猴桃重回陕南生产的根本原因。”他指着四周的青山说“我们这里的气候和温度才是猕猴桃的最佳适生区。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猕猴桃就能很好的生长,这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所以市场销路好、价格高。而关中生产的猕猴桃,必须靠膨大剂。否则,自然生长只能长到枣子大,且酸涩难以入口。” “我们在超市里买的眉县产猕猴桃,为啥果实里有硬芯呢?” “那就是使用膨大剂的结果。你看,我们这儿自然生长的就没有。”张所长与现场村民们的一问一答,说得大家笑容满面,不住地点头。
总经理梁胜坤趁机说,“在这里建园。目的就是给乡亲们做个示范,只要大家有兴趣与我们合作,我们将免费为大家提供苗木、技术、肥料及产品回收全程服务……” “哪可要签定合同哟!” 有位村民笑着说。 “没问题! 园区办找相关人员办理。同时,还有多种合作方式供你选择。大家都认识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哇……”梁总指着不远处的园区办公室打趣地说。
这场培训会就在专家的实地操作和大家的笑谈中结束了。淅淅沥沥地小雨不知不觉飘洒了下来,四周的群山也笼罩在薄雾中,若梦若幻,是那样的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