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沟通之前了解沟通对象和其团队是比较重要的前提,不管对方找你合作还是你找对方合作。搞清楚对方的角色是什么、对方负责什么。一般的,团队里面有很多角色,例如:有领导、有一线员工,有搞销售的,也有做研究的,还可能有市场推广的。角色的不同,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味的强调对方不关注或者不了解的东西,必然导致沟通效率低下。不同工种可能会喜欢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程序员比较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风格,领导则可能需要先寒暄夸赞几句等气氛热起来再说事情,当然这个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对方找你合作,你还要明确此次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是信息不对称的,所以更应该寻找更多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判断。
和团队内部沟通不一样,跨团队沟通的时候更要注意换位思考。如果是找对方合作,在准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对方,例如:做这些事情对方需要付出什么,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收益,对方又要损失些什么。不能因为考虑到对方不乐意做而一开始就选择让步,也不能完全忽视对方的利益只考虑自己团队的利益。如果一件事情收益很大、值得强力去推,准备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给对方带来什么,可以稍微回避对方的付出和损失,重点强调对方的收益,让对方觉得这件事同样意义重大。
其实不管什么沟通,都应注意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在表达上要有目的性,有条理,内容具体,不绕弯子。因为是不同团队,这里要注意用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同时,在表达完毕后,如有必要还应确认对方是不是理解到位,相应的,如果对方找你合作,你一定要听懂对方表达的东西,注意确认细节。在听对方表达的时候,表现出尊重,把对方表达出来的东西考虑进方案,做到综合考虑。沟通过程中时刻明确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在寻求合作的时候,不要被对方先入为主乱了阵脚。
沟通中出现分歧、达不成一致是很正常的,不要惧怕分歧和冲突。如果很难达成一致,那么沟通过程可能会比较长,首先一定要有耐心,因为控制不好情绪很可能导致合作失败,甚至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后面的合作。理性的分析自己或者对方要推进的事情,知道事情的目的,学会变通,思考一下这个事情对方哪里不接受,能不能换一个方式。遇到态度强硬的人,可以尝试获取第三方的支持,让客观的人、更权威的人来分析这个问题,还有,让数据和事实说话,避免给人一种蛮横不讲道理的样子。如果事情合理但又实在推不动的话,可以找领导(自己领导和对方领导),切记对事不对人。最后,既然是跨部门,那或者同一个利益体,在各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换方利益最大化。
个人觉得,技巧和方法不见得管用,有时候【真诚】比什么都好使。沟通过程中,不要只考虑自己的目的和收益,也要考虑对方团队,多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事情可能推进的更快。还有,在达成共识后,一定要落地行动,兑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