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H7N9禽流感发生以来,禽肉类价格下跌已向全国扩展,畜禽产业的养殖户、经销商、加工企业等关联企业纷纷出现亏损。截至4月12日,中国禽业协会初步估算行业损失已近百亿元。 然而,目前确定损失惨重的禽类养殖业,面临着投商险无门的局面。国内养殖业保险尚未有效推广。纯商业保险国内罕有,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养殖业的覆盖范围很小,应对当前情况,根本难以起到保护养殖户利益,避免未来供给短缺,稳定禽类价格的作用。 国内已有的养殖业保险实践中,上海是较早也较为成功的一个。但即便是上海,禽畜保险所占比例也仍然较小。而本次禽流感,由于疫情尚未在养殖环节发生,因此保险程序尚未启动。 就目前情况看来,养殖户似乎只能期待疫情过后的禽肉类价格暴涨了。养殖业损失惨重,相关保险却为何难有实效?反复价格弹跳和价贱伤农的问题何以解决?具体内容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教授王绪瑾表示,目前鸡鸭等发生禽流感几乎成为必然概念,其面积和扩展程度如此,已属不可保风险。面对低迷的资本市场和必须考量的利润,眼下几乎不可能有商业保险涉足其中。 王绪瑾介绍,养殖业保险属于农业保险范畴。中国目前既有商业保险,也有政策性保险,二者并存,方式多样。但是养殖业商业保险即便获得政府补贴,也仍然难以广泛开展。养殖业有畜禽疾病发生频率高、暴发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死亡率偏高等特点,同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也是养殖业保险的主要挑战。 王绪瑾表示,一种方式是采用相互保险,但是相互保险解决此问题难度很大。虽然相互保险能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其赔付能力非常有限。另一种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支持的保险发展模式。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发挥市场的功能作用,提高效率,同时结合了政府补贴的公平效用。但是,政府补贴标准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同意见,难达初衷。第三种方式是政策性保险。这与政府补贴有相似之处。严格说来应独立核算,。来做亦可,需提供免征营业税之类的政策优惠。但就如何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是否成立专门的政及其业务范围等仍存在争议。同时,即,养殖业能受惠几何,效果也未可知。 王绪瑾指出,政府政策扶持在养殖业保险方面非常重要,而保险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建立类似于粮食稳定基金一类的基金保障养殖业也是可采取的重要手段。 同时,他认为,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政府应设计相应的禽肉类储备制度。同时辅之以经济补贴等手段,方能保证产品价格的稳定。 王绪瑾进一步指出,禽流感后的养殖业也存在很大问题。他表示,农业保险是准公共品,表面上养殖业等保险保障的是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但是实际上是全体国民的利益。“保险不是保事故不发生,而是发生时要有紧急保障。无农不稳,只有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整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才能稳定。”
上一篇:落克国王怎么样使用喇叭
下一篇:三国如龙传仙踪怎么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