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量进食粗粮,可能使胃肠道“不堪重负”。 大量进食粗粮,可导致一次性摄进大量不溶性膳食纤维,轻易加重胃排空延迟,可能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特别是一些儿童和老人,还有一些胃肠道疾病患者,或胃肠功效较弱者,在进食大量粗粮后,涌现上腹不适、嗳气、肚胀、食欲下降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
2、大量进食粗粮,可能影响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 大量进食粗粮,在延缓糖分和脂类吸收的同时,也在一定水平上阻碍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别是钙、铁、锌等元素。这对于本身就可能缺乏这些元素的中老年人和患者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不宜大量进食粗粮,在进食粗粮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剂。
3、大量进食粗粮,可能下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蛋白质的补充一方面要夸大补充的量,另一方面要留心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大量进食粗粮,其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将导致胃肠蠕动减缓,使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才能更弱。加之一些老年人因顾忌体重、血脂和血糖而有意减少肉、蛋、奶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的摄取,这一正一负的叠加“成果”,往往导致负氮平衡,使血浆蛋白质水平下降,长此以往,将造成老年人涌现蛋白质营养不良。
4、对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大量进食粗粮,可能导致发生低血糖反应。 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很“脆”,往往因饮食、运动、药物(包含胰岛素)的转变或节制不当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有些糖尿病患者忽然在短期内由低纤维膳食转变为高纤维膳食,在导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应的同时,也会使含能量的营养(如糖类、脂类等)不能被及时吸收而导致低血糖反应。这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应留心。 综上所述,我们在充分熟悉粗粮益处的同时,还应苏醒地熟悉到进食粗粮并非“多多益善”。科学的做法是粗细搭配,一般的比例为粗粮1份+3份到4份细粮。这样既能发挥粗粮的功效,又避免粗粮进食过多发生不良反应。